名篇賞析·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驕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杜甫在成都,生活也并不是一直都像《江村》所描寫的那樣愜意,老朋友嚴武對他很好,不免會引起他人的嫉妒;有時故人的祿米未至,也有揭不開鍋的時候。他曾經寫過一首《百憂集行》:
憶昔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復來。
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
即今倏忽已五十,坐臥只多少行立。
強將笑語供主人,悲見生涯百憂集。
入門依舊四壁空,老妻睹我顏色同。
癡兒未知父子禮,叫怒索飯啼門東。
上元二年(761)秋的一場大雨,更讓杜甫苦不堪言。屋上的茅草被風刮跑了,本想多少撿一些回來,修補一下屋頂的罅漏,但茅草又被頑皮的孩子抱走了。
風倒是暫時停了,但是雨卻落了下來,床頭屋漏,布衾破裂,這長長的寒冷雨夜,如何才能熬到天明。這大概就是人們常說的屋漏偏遭連夜雨了。更何況還有老妻,還有幼子,杜甫真是要再一次感嘆“所愧為人父”(《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了。
如果詩僅僅寫到這里,那么,不過是老生常談的嘆老嗟卑,與賈島、孟郊的窮詩沒有什么區別。但這是杜甫,他的心里,永遠都不是只裝著妻兒和小家。他博大的胸懷,使他每一次遭受不幸的時候,都能夠推己及人,把目光和關愛投向下層人民。“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如果什么時候“眼前突兀見此屋”,他愿意“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其境界之高尚,已經遠遠超越了儒家的“達則兼濟天下”,而是一種大公無私、舍己為人的思想光輝,千古以來,唯杜公一人而已!
上一篇:名篇賞析·山中寡婦/杜荀鶴
下一篇:名篇賞析·江南春絕句/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