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顏淵》:“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論語·衛靈公》:“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這兩句話同時出現于《論語》的兩章內。意思是:自己所不愿意的事,也不要施加給別人。這就是“仁”道,這就是“恕”道
同義語:我不欲人之加諸我,我亦不加諸人。參看該條。
成語:推己及人。
《論語·顏淵》:“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論語·衛靈公》:“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這兩句話同時出現于《論語》的兩章內。意思是:自己所不愿意的事,也不要施加給別人。這就是“仁”道,這就是“恕”道
同義語:我不欲人之加諸我,我亦不加諸人。參看該條。
成語:推己及人。
上一篇:《差之毫厘,謬以千里.》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下一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