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勁角弓鳴
【本書體例】
【原文】:
觀獵
…………… 將軍獵渭城。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
回看射雕處,千里暮云平。
【原文作者】:王維
【原文出處】:
——《全唐詩》卷一百二十六,中華書局1979年版1278頁。按;第一句“勁”一作“動”。第七句“射雕”一作“落雁”一作“失雁”。
【詩話】:
0813 右丞五言,工麗閑澹,自有二派,殊不相蒙。“建禮高秋夜”(1)、“楚塞三湘接”(2)、“風勁角弓鳴”、“揚子談經處”(3)等篇,倚麗精工,沈、宋合調者也。“寒山轉蒼翠”(4)、“一從歸白社”(5)、“寂寞掩柴扉”(6)、“晚年惟好靜”(7)等篇,幽閑古澹,儲、孟同聲者也、(明胡應麟《詩藪》內編卷四)
0814 王右丞詩境雖極幽靜,而氣象每自雄偉。如“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苜蓿隨天馬,葡萄逐漢臣”(8),“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9),“暮云空磧時驅馬,秋日平原好射雕”(10),“云里帝城雙鳳闕,雨中春樹萬人家”(11),……等語,其氣象似在“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12)之上。如但以氣象語求之,便失右丞遠矣。(清賀貽孫《詩筏》)
0815 《觀獵》:“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一句空摹聲勢,一句實出正面,所謂起也。“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二句乃獵之排場鬧熱處,所謂承也。“已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二句乃獵畢收科,所謂轉也。“回看射雕處,千里暮云平”,二句是勒回追想,所謂合也。不動聲色,表里俱徹,此初唐人氣象。(清張謙宜《齋詩談》卷五)
0816 “為詩結處總要健舉。如王維:‘回看射雕處,千里暮云平。’何等氣概!”(清漁洋夫子口授何世璂述《然鐙記聞》十三)
0817 起手貴突兀。王右丞“風勁角弓鳴”,杜工部“莽莽萬重山”(13)、“帶甲滿天地”(14),岑嘉州“送客飛鳥外”(15)等篇,直疑高山墜石,不知其來,令人驚絕。(清沈德潛《說詩晬語》卷上)
0818 起處須有峻增之勢,收處須有完固之力,則中二聯愈形警策。如摩詰“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倒戟而入,筆勢軒昂。“草枯”一聯,正寫獵字,愈有精神。“忽過”二句,寫獵后光景,題分已足。收處作回顧之筆,兜裹全篇,恰于起筆倒入者相照應,最為整密可法。又如“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16)、“天官動將星,漢地柳條青”(17),皆起勢之崚嶒者,舉此可以類推。(清施補華《峴傭說詩》三)
0819 唐玄宗“劍閣橫云峻”一篇,王維“風勁角弓鳴”一篇,神完氣足,章法、句法、字法俱臻上乘,此五律正格、而李白“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一氣直下,不就羈縛。王維“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分頂上二語,而一氣赴之,尤為龍跳虎臥之筆。皆天然入妙,未易攀躋,然學者不可不從此問津。(清冒春榮《葚原詩說》卷一)
注:唐玄宗《幸蜀西至劍門》:“劍閣橫云峻,鑾輿出狩回,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開。灌木縈旗轉,仙云拂馬來。乘時方在德,嗟爾勒銘才。(全3)
0820 何謂俊爽?曰:如右丞之“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回看射雕處,千里暮云平。”(《觀獵》)……是也。(清王壽昌《小清華園詩談》卷上)
0821 王摩詰有“忽過新豐市“及”疏雨過新城”,“過”字妙。(清宋征壁《抱真堂詩話》,《清詩話續編》本)
0822 一唱三嘆,由于千錘百煉。今人都以平淡為易易,知其未吃甘苦來也。右丞“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其難有十倍于“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者。到此境界,乃自領之,略早一步,則成口頭語,而非詩矣。(清潘德輿《養一齋詩話》卷三)
注:“雨中”句為王維《秋夜獨坐》詩句,詩見詩話0031注。
詩話另見 0053 1290 1296 1297 0202 0205
上一篇:《霜皮溜雨四十圍 黛色參天二千尺》詩詞名句鑒賞
下一篇:《風暖鳥聲碎 日高花影重》詩詞名句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