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君第去,吾為君侍養,必當而父母心,君無反顧。
【譯注】
你放心地去經商吧,我一定會把公婆當做自己的父母來奉養,你不要有后顧之憂。
輯自《休寧西門汪氏宗譜》卷6,《處士天賦公配朱孺人節婦行狀》。
【感悟】
徽商長期在外經商,孝養老人、哺育幼子、維持生計的重擔就落到徽商婦的身上。徽商婦以其獨特的性格品德和思想修養,在徽州家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她們為徽商家庭的穩定,為徽商經濟的發展,奉獻出自己的青春,做出巨大的貢獻。
【故事鏈接】
相夫治家
黟縣有一種風俗,男子成童,就出外經商,由“婦人專主家政”(《黟縣鄉土地理·風俗》)。《休寧縣志》記載,丈夫長年遠游經商,其妻含辛茹苦,“有自為食,而且食兒女者”。整個徽州,無不如此。徽商婦對家庭傾注了無比的愛心,使得徽商解除后顧之憂可以專心馳騁于商界,獲取了豐厚的商業利潤。歙縣汪忠浩“行貨于淮泗間”,“翁商外為多,孺人綜理家政,各得其所”。鐘公從夫賈,其妻“自甘淡薄,不憚其勞,以故翁罔內顧憂,遂得肆力于商事”,汪翁亦暗自慶嘆:“卒能起家累千金者孺人內助之功不少也”(《汪氏統宗譜》卷31,《行狀》)。
【延伸閱讀】
理學精神濡染
封建社會后期,理學成為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封建綱常成為天理,反人欲更是理所當然。還出現了“言不合朱子,率鳴鼓而攻之”(朱彝尊:《道傳錄序》;章義和:《貞節史》)的場面。其中的貞節觀念愈加被大力宣揚。徽州為程朱故里,徽商崇朱好儒,大力捐資辦學,使得儒學觀念及儒家禮儀在徽州流傳之廣、影響之深,遠非他郡可比。《績溪縣志續編·碩行》云:“新安為朱子闕里,而儒學獨茂,豈非得諸私淑者深歟!”崇儒重道成了徽州人普遍遵循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在程朱理學的熏陶下,徽州女子從小飽讀“女子讀物”,如《內訓》、《訓女寶箴》、《古今列女傳》、《女四書》、《女誡》、《女兒經》、《孝女經》等,“三綱五常”、“三從四德”則成了徽州女子立身處世的指南。而朱熹所強調的“婦人從一既終,以順為正”及“餓死事小,失節是大”等理論更成了徽州女子所恪守的戒條。徽州貞節女子之眾、貞節牌坊之多,正是這種理學教化的必然結果。
上一篇:《或為女而貞烈,或為婦而貞節,是皆足以勵世》原文解讀|譯文|感想
下一篇:《自而來齔以迄今日,秋毫皆伯氏功,第納伯氏千金,然后受券》原文解讀|譯文|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