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吾侄鮮兄弟,難自立,以市業分之,其善自保可無饑寒矣。
【譯注】
我的侄子兄弟很少,難以自我獨立,我們把市場與產業分一些給他,他才好自保而不會受凍挨餓啊!
輯自《藝文·國朝文·程君存齋傳》。
【感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尊敬、愛戴別人的長輩,要像尊敬、愛戴自己的長輩一樣;愛護別人的兒女,也要像愛護自己的兒女一樣。這是孟子評論墨家的“兼愛非攻”時說的。他主張在贍養孝敬自己的長輩時不應忘記其他與自己沒有親緣關系的老人;在撫養教育自己的小輩時不應忘記其他與自己沒有血緣關系的小孩。
【故事鏈接】
黟縣商人程志達生性孝悌友愛,他弟弟早逝以后,他撫養弟弟的遺腹子學本領,嚴格監督侄子干活做事,沒有少為他操持家務。不僅如此,他還囑咐自己的兒子,告誡他們要時刻存仁義之心,要時刻友愛勤勞節儉,幫助孤苦無依的弟弟,以免他忍饑挨凍。
【延伸閱讀】
“東瓶西鏡”與“終生平靜”的生活態度
黟縣古民居正廳的畫軸下,一般設有條案。條案上通常在正中位置擺著自鳴鐘。鐘的兩側為瓷器帽筒。帽筒左邊擺有古瓷瓶,右邊擺著精致的木雕底座鏡子。古時稱左為東,右為西,所以黟縣這種左瓶右鏡的陳設,又叫“東瓶西鏡”。東瓶西鏡的擺設是有著很深內涵的,它取的是瓶鏡的諧音“平靜”,加之中間放有自鳴鐘,組合在一起取其諧音就是“終生平靜”。體現了當時主人對生活環境的一種希望,同時也反映了當時古徽州人的一種生活態度。生活態度是關于個人采取什么生活方式的一種看法和評價,它受到價值取向的影響,價值取向指導著一個人的生活方式類型和社會行為規范(時蓉華、劉毅:《中國民族心理學概論》)。對于那些丈夫在外經商的女人,這“終生平靜”的含義是希望自己在外經商的親人,在經營活動中,無論走東串西,全都風平浪靜,平平安安;而對于那些經營成功,回到家鄉頤養天年的商人,“終生平靜”的含義是,從此過上平靜的生活,沒有競爭的緊迫感、危機感,而子孫后代,也在此宅居住,世世代代無災無禍,平平安安地生活。
上一篇:《榮辱之責,在乎己,而不在乎人。》譯文與賞析
下一篇:《夫農之望歲,固也奈何以歲一不登而輟耕乎,且吾業已悔之,汝復蹈吾悔耶?》原文解讀|譯文|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