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教訓:教育訓誡。正俗:端正風俗。備:完備,齊備。樹立道德仁義觀念,必須靠禮儀來完成;實行教育訓誡、端正風俗,必須靠禮儀才能齊備。《禮記·曲禮》:“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
【例】道德禮儀是道德觀念的實踐形式。前者是形式,后者是內容,兩者缺一不可。古代的道德觀念與禮節儀式的關系,早為當時的思想家所提示。如《禮記·曲禮》說:“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郝鐵川《關于以德治國的思考》)
《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教訓:教育訓誡。正俗:端正風俗。備:完備,齊備。樹立道德仁義觀念,必須靠禮儀來完成;實行教育訓誡、端正風俗,必須靠禮儀才能齊備。《禮記·曲禮》:“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
【例】道德禮儀是道德觀念的實踐形式。前者是形式,后者是內容,兩者缺一不可。古代的道德觀念與禮節儀式的關系,早為當時的思想家所提示。如《禮記·曲禮》說:“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郝鐵川《關于以德治國的思考》)
上一篇:《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