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道而有得于心之謂德。不但動時如此,雖靜而有得于心,即所謂德。默而存之,有得于心,非所謂德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明·薛瑄《薛文清公讀書錄》 卷三,重道立德類名言句子
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并且在內心有所收獲叫做德。 不但動的時候是這樣,即使靜的時候在內心中也有所得,就是所說的德。在沉默時能想著它, 并且能在心里有所得, 難道不是所說的德嗎?
《行道而有得于心之謂德。不但動時如此,雖靜而有得于心,即所謂德。默而存之,有得于心,非所謂德乎?》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明·薛瑄《薛文清公讀書錄》 卷三,重道立德類名言句子
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并且在內心有所收獲叫做德。 不但動的時候是這樣,即使靜的時候在內心中也有所得,就是所說的德。在沉默時能想著它, 并且能在心里有所得, 難道不是所說的德嗎?
上一篇:《君子之德必如玉,斯無一毫之點汗(污).》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贈言以名位期人,不若以德業(yè)勉人.》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