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陽貨》記載:子張問孔子,仁的道理在哪里。孔子說:能做到恭、寬、信、敏、惠五點就可以算是仁了。“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本條大意:莊重就不會受侮辱,寬厚能得人心,守信能得任用,勤敏能夠成功,恩惠能夠用人。
《論語·陽貨》記載:子張問孔子,仁的道理在哪里。孔子說:能做到恭、寬、信、敏、惠五點就可以算是仁了。“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本條大意:莊重就不會受侮辱,寬厚能得人心,守信能得任用,勤敏能夠成功,恩惠能夠用人。
上一篇:《恃德者昌,恃力者亡.》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下一篇:《惡似而非者.》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