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惡:指缺點。善:指優(yōu)點。愛它,要看到其缺點;恨它,要看到其優(yōu)點。指看人或物要全面、客觀,不應帶感情色彩。《禮記·曲禮上》:“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
【例】“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就是說,愛它而曉得它有缺點,憎它而曉得它有所長,寫出真實的、有血有肉的人來。(王建輝等《我國古代創(chuàng)作小說好的經(jīng)驗》)
簡作〔愛而知其弊〕
【例】魯迅談到人們對作品的要求、看法不同,將自己的作品與錢玄同的文章,簡練與暢達作了比較,著重說明簡練與含蓄的短處,可以說是“愛而知其弊”,沒有片面強調(diào)某一種風格、手法,更沒有加以絕對化、標準化。(潘旭瀾《長短得失——藝術(shù)斷想》)
上一篇:《愛而不教,禽犢之愛》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病而后知安之獲,患而后知平之益》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