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文本篇·法儀
子墨子曰:天下從事者,不可以無法儀①。無法儀而其事能成者,無有也。雖至士之為將相者,皆有法,雖至百工從事者,亦皆有法。百工為方以矩,為圓以規,直以繩,正以懸②,平以水。無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五者為法。巧者能中之,不巧者雖不能中,仿依以從事③,猶逾己④。故百工從事,皆有法所度⑤。今大者治天下,其次治大國,而無法所度,此不若百工辨也⑥。
然則奚以為治法而可?嘗皆法其父母奚若⑦?天下之為父母者眾,而仁者寡,若皆法其父母,此法不仁也。法不仁,不可以為法。當皆法其學奚若⑧?天下之為學者眾,而仁者寡,若皆法其學,此法不仁也。法不仁,不可以為法。當皆法其君奚若?天下之為君者眾,而仁者寡,若皆法其君,此法不仁也。法不仁,不可以為法。故父母、學、君三者,莫可以為治法。
然則奚以為治法而可?故曰:莫若法天。天之行廣而無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
既以天為法,動作有為必度于天,天之所欲則為之,天所不欲則止。然而天何欲何惡者也?天必欲人之相愛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惡相賊也。奚以知天之欲人之相愛相利,而不欲人之相惡相賊也?以其兼而愛之、兼而利之也。奚以知天兼而愛之、兼而利之也?以其兼而有之、兼而食之也。今天下無小大國,皆天之邑也。人無幼長貴賤,皆天之臣也。此以莫不牛羊,豢犬豬,絜為酒醴粢盛⑨,以敬事天。此不為兼而有之、兼而食之邪?天茍兼而有食之,夫奚說以不欲人之相愛相利也?故曰:“愛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惡人賊人者,天必禍之?!痹唬骸皻⒉还颊撸貌幌檠?。夫奚說人為其相殺而天與禍乎?是以知天欲人相愛相利,而不欲人相惡相賊也。”
昔之圣王禹、湯、文、武,兼愛天下之百姓,率以尊天事鬼,其利人多,故天福之,使立為天子,天下諸侯皆賓事之⑩。暴王桀、紂、幽、厲,兼惡天下之百姓,率以詬天侮鬼⑪,其賊人多,故天禍之,使遂失其國家,身死為戮于天下,后世子孫毀之,至今不息。故為不善以得禍者,桀、紂、幽、厲是也;愛人利人以得福者,禹、湯、文、武是也。愛人利人以得福者有矣,惡人賊人以得禍者亦有矣。
〔注釋〕①法儀:標準,規范,方法,法則,規律?!墩f文》:“法,刑也。平之如水,從水?!薄皟x,度也?!雹谡詰遥簻y量垂直與否,以懸掛重物的鉛垂線為標準。正:垂直。懸:懸垂。③仿:仿效,仿照,模仿。依:依據,依照。④逾己:勝過自己的臆測。逾:超過。己:自己的主觀臆測。⑤度(duó):衡量。⑥辨:辨別,聰明,智慧。 ⑦嘗:嘗試。奚若:何如。⑧學:此指老師。⑨粢:稻餅。 ⑩賓:尊敬,敬重。⑪詬:辱罵。
【鑒賞】墨子從手工業工匠億萬次重復的實踐經驗中概括法則、規律的概念。這里首先列舉“百工為方以矩,為圓以規,直以繩,正以懸,平以水”這五個典型事例,從中分析歸納“百工從事,皆有法所度”的規律性,然后推廣擴及“雖至士之為將相者”,“天下從事者”,“大者治天下,其次治大國”,無不遵從法則,按照規律辦事。
遵從法則,按照規律辦事,勝過一切主觀臆測。這是勞動人民億萬次實踐經驗證實的永恒法則,顛撲不破的客觀真理。墨子對法則、規律客觀性、絕對性的論述,在《墨經》中被大力發展、深化和提升,造就了《墨經》的科學知識體系,成為《墨經》科學方法的核心及科學精神的支柱。
“法”的一個含義,是“標準”。篇中說:“百工為方以矩?!奔锤鞣N工匠做方形的東西,都要用矩尺做標準?!督浬稀返?0條說:“方,柱、隅四權也?!奔捶绞撬倪叀⑺慕窍嗟鹊钠矫鎴D形。《經說上》解釋說:“方,矩寫交也?!奔捶绞怯镁爻弋嫵龅氖孜蚕嘟坏姆忾]圖形。
《經下》166條,發揮《法儀》“法即標準”的思想說,跟一個共同標準相合的東西,都屬于一類,這就像與標準的方形相合的東西,都是屬于方形一樣,論證的事例在于分析方形的相同和不同。
《經說下》舉例解釋說,所有方形的東西,都是屬于一類,它們都合乎方形的法則,而又有所不同,或者是木質的方,或者是石質的方,都不妨害其方形邊角的相合。一切同類的事物,都與方形的道理一樣,所有事物都是如此。
“法”的一個含義,是“法則、規律”。篇中說,從各種工匠、士人,到將軍、宰相,都要遵循法則、規律辦事。《經上》第71、72條說:“法,所若而然也。循,所然也?!奔捶▌t(規律)是人們遵循著它而能得一確定結果的東西。
《經說上》舉例解釋說,按照圓的定義,使用圓規或拿一個圓形來模仿,都可以作為畫圓的法則。人的行動,之所以能取得預想結果的原因,是由于人們遵循著規律辦事。
“法”的本義為標準,引申為法則、規律。“若”,即遵循,依照,符合?!稄V雅·釋言》:“若,順也。”《釋名·釋言語》:“順,循也?!薄叭弧保唇Y果,特指人遵循一定的法則行動所造成的結果、效果。如:“圓,一中同長也?!薄皥A,規寫交也?!边@是關于“圓”的定義,是制圓的法則與規律。
這種解釋發揮,精到深刻,是從各種工匠億萬次操作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理論,至今都是正確規范的自然哲理。無視客觀規律,跨越歷史階段,一味盲目蠻干,定要受到懲罰,吃盡苦頭。這雖是簡單易曉的真理,卻常被遺忘忽略。墨子關于“天下從事者”,都要按照規律辦事的教導,言之諄諄,情真意切,細讀重溫,倍感親切。
上一篇:《墨子·名言篇·江河水非一源》鑒賞
下一篇:《墨子·名言篇·甘瓜苦蒂,天下物無全美》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