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唐·韓愈《師說》,求教多問類名言句子
古代巫醫、樂師等各種手藝人,他們不以互相學習為可恥。士大夫之類的人, 聽說某人稱某人為老師, 某人稱某人為弟子, 就聚在一起加以嘲笑。 問他們為什么, 他們就說, 某人與某人年齡相近, 學問也差不多, 怎么能以師生相稱呢? 向地位低的人學習就感到羞恥, 拜官位高的人為師又覺得近于諂媚。 唉! 古人從師之道不可恢復可想而知了! 巫醫、 樂師、 百工藝人, 是君子所看不起的, 今天士大夫反而趕不上他們的智慧, 這難道不是怪事!
上一篇:《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其觀于人也,笑之則以為喜,譽之則以為憂,以其猶有人之說者存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