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山見木,長短無所不知;入野見草,大小無所不識。然而不能伐木以作室屋,采草以和方藥者,此知草木所不能用也。夫通人覽見廣博,不能掇(duo多)以論說,此為匿書主人。孔子所謂“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者也,與彼草木不能伐采,一實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漢 ·王充 《論衡 ·超奇》,博學廣聞類名言句子
進入大山看到的樹木, 是高是矮, 沒有不能分辨的; 進入田野看到的野草, 是大是小, 沒有不能分辨的。 然而一個人不能伐木來蓋房子,不能采集野草來配制藥方,據此可知這個人對野草、樹木不懂得加以利用。 學識淵博、 貫通古今的人, 即使讀書多見識廣, 但如果不能拿自己的見識去評說論述, 只能算作個藏書先生、“二腳書櫥”。孔子所謂“熟讀《詩經》三百篇, 交給他政事,卻辦不通”,這與見到樹木不知道伐以蓋房,見到野草不知采以配藥, 實質上是一樣的。
上一篇:《天下之理無窮,若以吾平生所經歷者言之,真所謂伐南山之竹,不足以受我辭.》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君子雖多聞博識,不以此自負.》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