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為國者以富民為本,以正學為基。民富乃可教,學正乃得義,民貧則背善,學淫則詐偽,入學則不亂,得義則忠孝。故明君之法,務(wù)此二者,以為成太平之基,致休征之祥。》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漢·王符《潛夫論·務(wù)本》,貴教尊學類名言句子
治理國家要以使百姓生活富足作為根本,把確立教育內(nèi)容作為基礎(chǔ)。百姓生活富足了才可以接受教育,學習態(tài)度端正了才可以學到理義。百姓生活貧苦就會背離從善之道,學習目的不明就會變得欺詐虛偽。從事學習則言行不亂,明白義理則忠孝兼有。所以圣明的君主治國的辦法必定要從這兩方面來實施,把它作為形成太平盛世的基礎(chǔ),達到吉利祥和的征兆。
上一篇:《人君之治,莫大于道,莫盛于德,莫美于教,莫神于化.道者所以持之也,德者所以苞之也,教者所以知之也,化者所以致之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學者所以反情治性,盡材成德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