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人之性有善有惡,彼地有高有下,勉致其教令之善,則將善者同之矣。善以化渥,釀其教令,變更為善,善則且更宜反過于往善,猶下地增加钁(jue決)、鍤(cha叉),更崇于高地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漢·王充《論衡·率性》,說學論教類名言句子
假使人的秉性有善惡之分,就像土地有高低之別,那么努力以善良來教化他,他就會變得和性善的人相同了。由于善教會使人發生很大變化,因而以教化來培育他,使之變得更善,他的善良將會超過原來性善的人。就像在低洼的土地用钁 、鍤來培土,它就會比高地還要高。
上一篇:《王法不廢學校之官,不除獄理之吏,欲令凡眾見禮義之教.學校勉其前,法禁防其后,使丹朱之志亦將可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孔門弟子七十之徒,皆任卿相之用,被服圣教,文才雕琢,知能十倍,教訓之功而漸漬(zi自)之力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