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問以先入為主,故立志欲高,如文必秦、漢,字必鐘、王,詩必盛唐之類。骨氣已成,然后順流而下,自能成家。若入手便學近代,欲逆流而上,難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清·申涵光《荊園小語》,慎于取法類名言句子
做學問以先學到或先聽到的占據主導地位, 所以初時確立學習志向要遠大。 比如學習寫作一定依據秦漢時的文章, 學習書法一定要仿效鐘繇、 王羲之, 學習寫詩一定要師法盛唐詩人之類等等。風格一旦形成,然后就像順水行舟一樣,很容易自成一家。如果開始就學習近代, 這如同逆水行舟, 要實現遠大的志向是很難的。
上一篇:《能一能十,非才之美者也.能百能千而不厭不倦,其才不可及已.得天之健,故不倦.得地之順,故不厭.好學、力行、知恥,皆秉此以為德,其有恒者,生知安行者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學則樂,君子無處非學,故無處非樂.造次、顛沛、貧富、患難,皆學也,故曰:無處而不自得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