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節儉,尚素樸。|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名句】遵節儉,尚①素樸②。
【注釋】①尚:崇尚。②素樸:質樸,不奢華。
【釋義】遵循節儉之風尚,崇尚質樸不事奢華。
【點評】這些都是古人所崇尚的美好品德。
參考文獻
蕭統編《文選·東京賦》
猜你喜歡
-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什么意思|全詩|出處|賞析
- 《五岳祭秩皆三公,四方環鎮嵩當中.》原詩出處,譯文,注釋
- 《四福自然增》原文與賞析
- 《元妙觀己丑上元建醮疏詞》原文與賞析
- 《碧沚紅菡萏,白沙青漣漪.》原詩出處,譯文,注釋
- 饑不從猛虎食,暮不從野雀棲
- 《翻光同雪舞,落素混冰池.》原詩出處,譯文,注釋
- 《把意念沉潛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氣奮發得起,何事不可做?今之學者,將個浮躁心觀理,將個委靡心臨事,只模糊過了一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 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是皆有以參天地之化,關盛衰之運。其生也有自來,其逝也有所為。故申呂自岳降,傅說為列星。|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 《幾處覓不得 有時還自來》詩詞名句鑒賞
- 《已是霜林葉爛紅,那禁動地晚來風.》原詩出處,譯文,注釋
- “察言觀色,度德量力”,此八字處世處人一時少不得底。
- 《韶華不再,學者惟當惜陰;日月其除,志士正宜待旦.》什么意思|注釋|譯文|評說
- 《冉冉孤生竹,結根泰山阿.》原詩出處,譯文,注釋
- 《早是相思腸欲斷,忍教頻夢見》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
- 《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 《有信而無詐.》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釋,句意,翻譯
- 《寄言癡小人家女,慎勿將身輕許人.》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 《路上行人口似碑》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 治道首尚節儉,天地生財有限,惟凡事節...
- 沃土之民不材,逸也;瘠土之民莫不向...
- 懷與安,實疚大事。|什么意思|大意|注...
- 益節儉,服飾不事鮮好,持不殺戒,食無...
- 明經節儉,諸儒稱之。|什么意思|大意|...
- 寵而不驕,以謙恭為之本;滿而不溢,以...
- 節儉以立名。|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
- 躬率節儉,以周其乏。|什么意思|大意|...
- 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什么意...
- 不節若,則嗟若。無咎。|什么意思|大...
- 治道首尚節儉,天地生財有限,惟凡事節省則不至于窮困。|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 蓋修己治人之道,無過于節儉。節儉則嗜欲不行,無聲色貨利之失德,所以為善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 衣祿原有定數,必節儉簡省,乃可久延。|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 良有司者,茍能出令禁止,教以節儉,率以樸純,使皆省無益之費,以為有用之資。|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 以節儉為之倡率,禁難得之貨,明貪墨之刑。|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 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無一不與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貴氣習,則難望有成。|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 凡仕宦之家,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爾年尚幼,切不可貪愛奢華,不可慣習懶惰。無論大家小家,士農工商,勤苦儉約,未有不興;驕奢倦怠,未有不敗。|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 所有出殯之事,一切皆從儉約。|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 愿弟出以廣大之胸,再進以儉約之誡,則盡善矣。|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 制奢俗以變儉約,止澆風而反淳樸。|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上一篇:儉者,省約為禮之謂也;吝者,窮急不恤之謂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躬親節儉,減后宮之費,損車馬之用。|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