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子·五蠹》:“故十仞之城,樓季弗能逾者,峭也;千仞之山,跛牂易牧者,夷也。故明主峭其法而嚴其刑也。”
本段是舉例說明嚴法重刑的必要。仞:古七尺或八尺。樓季:人名,戰國時魏文侯的弟弟,善于登高。逾:越過。跛:bǒ,瘸。牂zāng,母羊。本條兩句:十仞高的城墻,因為陡直,樓季也翻不過去;千仞高的山,因為傾斜,連瘸腿母羊都能牧放上去。比喻法嚴能量大的人也不敢犯法,法輕能量小的人也敢犯法。
《韓非子·五蠹》:“故十仞之城,樓季弗能逾者,峭也;千仞之山,跛牂易牧者,夷也。故明主峭其法而嚴其刑也。”
本段是舉例說明嚴法重刑的必要。仞:古七尺或八尺。樓季:人名,戰國時魏文侯的弟弟,善于登高。逾:越過。跛:bǒ,瘸。牂zāng,母羊。本條兩句:十仞高的城墻,因為陡直,樓季也翻不過去;千仞高的山,因為傾斜,連瘸腿母羊都能牧放上去。比喻法嚴能量大的人也不敢犯法,法輕能量小的人也敢犯法。
上一篇:《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下一篇:《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