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內(nèi)末,爭民施奪。》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
《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內(nèi)末,爭民施奪。》出自:《大學》名言名句
《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內(nèi)末,爭民施奪。》譯文如下:
(傳十章)
品德是待人處事的根本;財貨祇是末節(jié)。輕視品德的修養(yǎng),而重視財貨的聚斂,那無異與民爭財,而施以劫奪,人民自會尤而效之,天下亂萌生矣。
外本內(nèi)末,爭民施奪:本,德也。末,財也。謂人君以德為輕而疏遠之,以財為重而攫致之,則無異與民爭利,而施之以劫奪之教也。
上一篇:《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
下一篇:《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