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出自:《大學》名言名句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譯文如下:
(經一章)
圣賢君子研求學問的目的,第一就是琢磨上天賜與人的德行(即良心)。第二就是不但自己須努力實踐,更要推廣到一般人,使他們都能明了道德的本務。第三就是把前面兩個目的,達到至善至美的地步。這就是“大學”的真正目的。
大學之三綱領,為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但在實行三綱領時,其步驟再細分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謂的“大學八目”。
“明明德”:上面的明字是動詞,下面的明字是形容詞。言人必須發揮吾人得自于天的理性也。“親民”程子釋:“親者,近也”,即使民眾能日新又新,進步不已,謂之親民。“止于至善”:“止者,必至于是而不遷也。”“至善,謂事理當然之極也。”
上一篇:《大學》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
下一篇:《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