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不可與虞始,而可與樂成。》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
《民不可與虞始,而可與樂成。》出自:《十八史略》名言名句
《民不可與虞始,而可與樂成。》譯文如下:
(春秋戰國 秦)
政府在施行新政時,人民不可多作批評,只要盡心遵行,以安享其成果就行了。(這是商鞅在準備變法之前,向孝公陳述自己看法之一節。)
(參考) 商鞅曰:“疑行無名,疑事無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見非于世,有獨知之慮者,必見敖于名。愚者關于成事,知者見于未萌,民不可與慮始,而可與樂成。論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士不謀于眾。是以圣人茍可以強國,不法其故,茍可以利民,不法其故。”
上一篇:《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
下一篇:《勇于公戰,怯于私斗。》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