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用品·筆名言大全
佳句寶典
筆的祖先應當是被中國文人譽為 “文房四寶” 之一的毛筆。
數千年來,毛筆為中華民族留下了無數 “飄若浮云,矯若驚龍” 的書法珍品。
據傳,秦國的蒙恬在金戈鐵馬的間隙突發奇想,將一撮獸毛系在竹管上用于書寫文字,從而,一個偉大的發明——中國毛筆便從此誕生了。
用筆代替結繩記事,乃歷史的進步; 而用普通的毛錐 (毛筆) 創造出浩瀚的書法和繪畫藝術,卻是世界文明史所罕見的。
真有些不可思議,纖纖毛毫既可表現古樸典雅、亭亭秀美,又有揮灑劍氣飛動、氣吞萬里的氣勢。
毛筆雖然是實用工具,但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需求,毛筆的制作水平及品種不斷提高、增多,使毛筆制作工藝日益完善和精美,逐漸也成為鑒賞珍玩的藏品。
1829年,英國人詹姆士·倍利成功地研制出鋼筆尖,它經過特殊加工,圓滑而有彈性,書寫起來相當流暢,深受人們的歡迎。
1884年,美國人華特曼在總結前人失敗經驗的基礎上,終于發明了比較實用的自來水筆,即今天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鋼筆。
1943年,匈牙利某印刷廠一個名叫拉茲羅·約瑟夫·比克的校對員,在多次實驗的基礎上,找來一根圓管,裝上油質顏料,把筆尖改成鋼珠,于是,世界上第一支圓珠筆誕生了。
片斷精選
侯店毛筆,又稱“蒙恬精筆”,產于衡水市南郊的侯店村。相傳公元前221至公元前207年,蒙恬帶領三十萬大軍固守秦朝北部邊疆,路經侯店,時值三月三日,始(試) 以兔毫竹管為筆寫成家書一封,隨后將毛筆贈送給侯店人,后來,侯店人便仿制出 “蒙恬精筆”。到了唐代,侯店村毛筆藝人李文魁在北京開設筆店,一名愛好書法的太監同他結為兄弟,經常把他制作的毛筆買進皇宮,從而受到皇帝的賞識,于是侯店毛筆譽滿天下,并被奉為御用之品。所以,每逢三月三日,侯店一帶制筆藝人都放鞭炮、擺宴席,紀念毛筆創始人蒙恬。
筆在手中使,情往筆下注。書寫作品時,書家的情感、思緒主宰著行筆過程,毛筆在白紙上留下黑色墨道,也顯示出作者當時的靈感狀態。而作品的書寫文字 (內容),在這里起到引情牽線的作用。書寫為文字所感,文字內容牽制著書寫過程。這一點,歷代名篇書作,皆可作證。
唐代是我國制筆技術達到最高的時代,同時也是我國書法藝術的鼎盛時期。這時的毛筆以安徽省宣城的 “宣筆” 最有名,其中的“鼠須筆” 和 “雞距筆” 等都以筆毛的堅挺而稱為上品,就當時制筆技術而言,已能達到多品種、多性能、適應不同風格書法的要求了。
宣筆已有二千多年歷史。據韓愈《毛穎傳》記載,公元前223年,秦國大將蒙恬將軍南伐楚之中山 (涇縣一帶),始以兔毛竹管為筆,稱“秦筆”; 隋開皇九年(590年),改宛陵為宣城(今宣州區)后,“秦筆”亦改稱為“宣筆”。因涇縣舊屬宣州(今宣州區),涇縣生產的毛筆亦名“宣筆”,宣筆品質優良,曾被列為“貢品”、“御用筆”。宣筆選料精審,工藝要求嚴格,主要以兔毛、羊毛、狼毛、雞毛與獾毛為原料,經過選料、修筆、套裝、刻字等工序制作而成。宣筆有“裝潢雅致、毛純耐用、剛柔適中、尖圓齊健” 的獨特風格,深受書畫家好評。據記載,大書法家王羲之、柳公權為了取得宣筆,曾向宣州筆工陳氏和諸葛氏寫過“求筆貼”。書畫家劉海粟稱贊宣筆為“宣筆縱橫,蟬蛻龍變”,同時他還監制“蓬蓬斗筆” 的生產,造型別致形狀如蓮子,很受文人墨客歡迎。
宋代以后,制筆工藝更為精良,筆的產地也遍及江南一帶,這時以浙江省湖州所產的“湖筆”最有名,一直到明、清時,這里仍是全國制筆的中心。
毛筆是古人必備的文房用具,在表達中華書法、繪畫的特殊韻味上具有與眾不同的魅力。因此,古人非常重視毛筆本身的書畫功能,一款好的毛筆必須具備“四德”,即“尖、齊、圓、健”四點。
尖: 指筆毫聚攏時,末端要尖銳。筆尖則寫字鋒棱易出,較易傳神。作家常以“禿筆”謙稱自己的筆,筆不尖則成禿筆,著書神采頓失。選購新筆時,毫毛有膠聚合,很容易分辨。在檢查舊筆時,先將筆潤濕,毫毛聚攏,便可分辨尖禿。
齊: 指筆尖潤開壓平后,毫尖平齊。毫若齊則壓平時長短相等,中無空隙,運筆時“萬毫齊力”。因為需把筆完全潤開,選購時就無法檢查這一點。
圓: 指筆毫圓滿如棗核之形,就是毫毛充足的意思。如毫毛充足則書寫時筆力完足,反之則身瘦,缺乏筆力,筆鋒圓滿,運筆自能圓轉如意。選購時,毫毛有膠聚攏,是不是圓滿,仔細看看就知道了。
健: 即筆腰彈力。將筆毫重壓后提起,隨即恢復原狀,筆有彈力,則能運用自如。一般而言,兔毫、狼毫彈力較羊毫強,書亦堅挺峻拔。關于這點,潤開后將筆重按再提起,鋒直則健。
上一篇:《學習用品·紙》狀物作文寫作技巧
下一篇:《學習用品·墨》狀物作文寫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