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寅說:眉山人蘇軾的詞,完全摒棄了那些華麗濃艷、纏綿委曲的態度,讓人讀了有登高望遠、昂首高歌,從而正氣滿懷、超然于世俗之外的感覺。鄭文焯評說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時,說這首詞開篇完全是從李白的神仙心境轉化而來,一下子就成了特殊的過人的筆調。并現舉上闋為例:“明月幾時有(李白有‘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的詩句)?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唯恐瓊樓玉宇(玉宇,天帝所在處),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胡寅說:眉山人蘇軾的詞,完全摒棄了那些華麗濃艷、纏綿委曲的態度,讓人讀了有登高望遠、昂首高歌,從而正氣滿懷、超然于世俗之外的感覺。鄭文焯評說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時,說這首詞開篇完全是從李白的神仙心境轉化而來,一下子就成了特殊的過人的筆調。并現舉上闋為例:“明月幾時有(李白有‘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的詩句)?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唯恐瓊樓玉宇(玉宇,天帝所在處),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上一篇:《《舟中夜起》是仙品》中學生風格·閑逸寫作素材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