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立意技巧借鑒·辯證立意
例文
勇士耶?莽夫耶?
——評漂流的價值
□匿名
自堯茂書單人漂流長江不幸遇難之后,越來越多的人涌向那每個炎黃子孫心目中的圣地——青海省海拔6621米的各拉丹冬雪山——亞洲第一大河長江的源頭所在。為了驕傲地說一聲:“是中國人首先征服長江!”他們沒有被前仆者的犧牲所嚇倒,也沒有畏縮于虎跳峽那幾十米的落差,毅然投入這中華民族的大動脈中。
漂流壯舉,在全國引起極大反響,褒貶各異,稱贊者認為這是為國爭光。批評者則認為是冒險活動,尋求刺激。我對它的看法是:“贊賞其精神,不解其行動。”
首先,我們不能把漂流單純地看作是年輕人尋求刺激。試想一只古老的皮筏,載著血肉之軀,與“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長江搏擊,此等壯舉,難道是一般人所能為之嗎?他們是要為中國人爭一口氣呀! 在過去那段令人心酸的日子里,外國的炮艇輪船在長江上肆意橫行,川江航道就是英國人首先打通的。國恥呀!現在,美國人又宣布要首漂長江,于是,以堯茂書為首的一批勇士站起來了,前仆后繼,終于完成第一漂的壯舉。所以,他們的精神實在可敬,能夠催人奮進。
但即使是最支持漂流的人,我想,在看到那些傷亡報告的時候也不禁會搖頭嘆息:“代價是不是太高了!”這是一場戰爭嗎?是的,是一場人與自然的戰爭。而作為20世紀80年代的現代人,所使用的武器是什么呢?說來令人難以相信,是古老的皮筏。這場戰爭只能稱為人以原始的蠻力與大自然的搏斗,因為人把他最具有威力、最強大的武器舍棄了,那就是人的智慧。就身體各方面的因素而言,人在自然界中是弱者。但是人類還是生存下來了,并成為世界的主宰。這一切,都是因為人能夠思維,具有智慧。而漂流的勇士們卻似乎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看著那小小的皮筏被巨浪肆意戲弄,我不禁疑惑,這難道就是曾經遨游過太空與深海的人類嗎? 此為我不解之一。
那么之二呢? 乃是我對漂流者過虎跳峽的方式感到吃驚。一個橡皮艇,密封的,四周捆上一些輪胎,人就在艇里,任激流沖打,里面的人根本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一旦漏水,就意味著死神降臨;否則,功成名就,成為征服長江的英雄。試問,這行動與昏天黑地的賭博者(請原諒我用這個詞,很明顯,兩者的目的截然不同,前者是高尚的)有何區別? 如果說坐在皮筏里靠船漿與長江搏斗是使用蠻力,那么躲在皮艇里漂流又算什么呢? 慚愧呀!
誠然,漂流者在精神上是足以稱之為勇士,而在行動上呢?只能算是莽夫。進一步想,目前急待漂流的果真是長江、黃河嗎?我們今天所從事的偉業不也像一條待漂的長河嗎? 朋友們,憑著自己的才華和膽略,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到改革的洪流中去搏擊吧! 在這激流中,我們也能成為漂流的英雄!
借鑒提示
所謂辯證立意,即換一種眼光,變換一個角度審視問題,多是從事物的不同側面來思考和分析,進行多方位的立體思考。因為事物與事物之間、事物內部之間都是對立統一的,如得與失、是與非、利與弊等,說理時要從相對的兩方面分析,做到分析全面又不失偏頗。用辯證的觀點來看問題,全面地看問題,避免片面地看問題;聯系地看問題,避免孤立地看問題;發展地看問題,避免靜止地看問題。本文作者針對長江第一漂發表自己的看法。在分析時,作者并沒有人云亦云,而是進行了深入辯證的思考:既肯定了長江第一漂的積極影響——他們的精神實在可敬,能夠催人奮進,可以稱之為“勇士”;也點明長江第一漂存在的缺陷,一是只使用皮筏,使用蠻力,放棄了智慧,二是過虎跳峽的方式,躲在皮艇里漂流,人根本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稱之為“莽夫”不為過。看法獨到,分析辯證,具有較強的邏輯性。辯證立意,是議論文中最常用、最基本的立意方法。在議論時,只有注意辯證地看待問題,才有可能使所議論的問題深刻,全面,客觀,有理,使議論有較強的說服力。
上一篇:作文擬題技巧借鑒·贊揚式
下一篇:作文立意技巧借鑒·逆向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