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
中華歷經千年“唯”智慧與精神依舊代代傳承,唐朝末五代以來藩鎮割據的局面,無疑是叛亂的典范,“和諧”二字寫法容易做法難。
了解中國歷史并能從中領會到戰爭,起義、叛亂的危害,這些做法不僅僅使資源,勞力的浪費,還給自己帶來了無限苦難,當今是個理想社會,中國進入了和平年代,但仍有部分地區依舊戰火不熄,和諧卻成了他們渴望“不可及”的愿望,形成這種局面的大多都只是為了利益。
作為我國當代的道德行為準則之一,“和諧”二字在社會核心主義價值觀中起到至關重要的引導地位。是社會正常運行的前提,是各國間互幫互助的基礎,它也無時無刻地提醒著我們,要牢記歷史不赴前塵“乃”天下太平,人民幸福。
近一年,我國在和諧的海面也發起波波水紋,中美貿易戰,“臺獨”等問題也不斷地在“和諧”二字旁圍繞,推濤作浪,這無疑使社會的主旋律發生了改變,和諧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漢代絲綢之路的開拓與繁榮,使原本遙遠而陌生的國度從而有了廣泛而深入的經貿科技交流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展進程,使整個社會和平繁榮。而與之帶來的文化觀念的碰撞也使生活更豐富和多元化,而如今不也在積極構建和諧社會嗎?
胡錦濤同志指出,實現社會和諧,建設美好社會,始終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理想社會,也是包括中國共產黨在內的馬克思主義政治不懈追求的一個社會理想。近年來我國不斷加深改革開放,不斷深入制度改革,也都是社會和諧進步的力證。同時建設一個美好的社會,更是每位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和諧如春風拂面,使人倍感親切,和諧“如”久旱甘霖,使人心田滋潤,高爾基曾說過:“人應該尊重彼此之間的相互幫助,在這社會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是?。∩钪形覀兠總€人都離不開他人的幫助,只有在充滿愛心與和平的社會中才能幸福,美滿,我作為一名學生,主要任務就是專心學習同時更要用愛去關愛每一個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和諧是一種濃濃的人情味,在人們心中悄悄彌漫開感動和開心,和諧是一種默契,在什么也不說不做時,一個“默默地凝眸”,就是以表達心領神會的溫柔,和諧是一種生活狀態,它來自生命本身的活力,來自自然的吸引。
那么和諧等于和平嗎?我認為不等于。和平是人類發展的基調,而和諧是人類發展的高潮,和平是一個安寧的環境,而和諧是一份遼遠的心境,和平是人類最初的向往而和諧是人類更高的追求,和平是沒有外界的戰爭,而和諧是沒有內心的困擾。
古往今來,從洪戰輝的頑強拼搏地奮斗中,我們讀出了和諧,從牛玉儒的“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奉獻中我們讀出了和諧,從“微塵”團體無處不在的幫助中,我們讀出了和諧.....和諧如陽光照亮蕓蕓眾生,和諧如清晨滋潤干涸的心田,總之,和諧是一種最佳的社會運轉模式和人類生活狀態,它要求人類以博大的胸懷對待世界,以嚴肅認真的方式去窺探自身用真愛換取的瑰寶,是要用希望鑄成的永恒。
要和諧,就需淡泊名利,真心待人,那何為和諧?其實答案一直就在眼前,就在心中,采擷幸福,給自己一份愉悅的心境,給時代以和諧永駐。
上一篇:田糧源《“魅”“雅”共存》原創高中作文
下一篇:陳曉婷《《哈利波特》讀后感》原創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