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表達技巧借鑒·懸念
例文
男孩兒寫來許多信
□匿名
7月,真的很熱,但返校是一定要去的。想著包里那張7月8日的《中原晚報》,上面有我的文章《男孩兒寫來一封信》,總算可以在同學面前露露臉了。小胖肯定一邊看報紙一邊不停地推眼鏡,咪咪說不準又會酸溜溜地擰我一下。哈,大概又夠她們羨慕半天。
匆匆趕到學校,順便到門衛室看看是否有信。看門的老頭兒抬起眼皮,從老花鏡上方漫不經心地打量我一眼,然后繼續低頭看他手中的報紙。高一(5)班信箱里的信不少——天啊,都是我的,十幾封! 陌生的筆跡,陌生的落款,有的還神秘兮兮地寫上“內詳”。我的呼吸頓時急促起來。
經過老頭兒身旁時,他抬起臉仔細“研究”了我一眼,又盯著我手中的信:“暑假信還這么多,你交際倒挺廣的嘛。”
我尷尬地笑了笑,感到臉上在發燒。
走出門衛室,突然醒悟手中的信抑或與包里的《中原晚報》有關。我迫不及待地拆開一個藍色信封,手竟有些抖。信是用黑鋼筆寫的,字不漂亮,卻很認真:
王麗麗:
我是××中學的一名學生,一個剛剛拜讀你登在《中原晚報》上的文章的讀者。出于對你文章的共鳴,又出于暫時的興奮,我為你寫了這封信。但愿你不要因為我是個男生而緊張得怦怦心跳……
哦,居然是封讀者來信,而且還是個男孩兒。信寫得很坦誠,談了他對友誼和人生的看法;信寫得很長,整整三頁紙。我的心跳得極快,有些害怕有些興奮有些茫茫然。一個素昧平生的人,只因我一篇小小文章而寫來長長一封信,告訴我他的感受他的秘密,怎能不讓我生出許多感動?
進了教室,終于忍不住悄悄告訴小胖和咪咪收到十幾封讀者來信的事,看著她們激動的樣子,仿佛是寫給她們的,心中有幾分好笑。記起兩年前一位文學社同仁跟我談起她收到讀者來信如何如何,那時候我對她羨慕崇拜得不得了,現在想來也實在有些迂。在小胖和咪咪的催促聲中,我拿出信讓她們逐一審視信封。“看樣子都是男的,嘿嘿。”小胖笑得好狡黠。咪咪有些不滿足,嚷著非要我拆開看看信里寫些什么,被我一口拒絕。我還想保持點兒神秘感呢。
回到家后頭一件事就是看信。我把十幾封信整齊地攤在桌面上,一一看來。外公外婆戴著老花眼鏡一塊兒湊熱鬧。外公咧著透風的嘴笑道:“麗麗倒不簡單,這么多人給她寫信。”外婆看了一會兒,起身去燒飯:“這些小青年都吃飽飯沒事做了。”一邊淘米一邊嘟噥著。
鑒于“事態的嚴重性”,父母回來時,我極老實地把信一一呈上。他們一邊讀信一邊忍不住抿嘴笑,我卻想不出信中有什么滑稽語句。“他們都要求你回信,交個朋友,你準不準備回信?”父親站起身來,滿是否定的語氣。“千萬不要回信!”外婆看上去擔心極了,“現在這些男青年,沒幾個是好人。”
“這些孩子倒也不見得是壞人,有的還蠻有思想。只是你回了信,他又寫來,沒完沒了怎么行?要花費你很多時間的。萬一惹出麻煩……唉,你才16歲。”母親說得很婉轉。
我沒有言語。第二天,我把寫好的兩封回信投進了郵筒。
信中我謝謝他們的坦誠,也謝謝他們對我的鼓勵。投信的時候有一點兒猶豫,也有一絲惶恐,但更多的是自信。我想,我能把握自已。畢竟,我已經16歲了。
借鑒提示
設置懸念就是把事情的結論或結果放在前面寫,設立一個“關卡”,使讀者急于了解事情結果產生的原因,從而引起讀者的深思。懸念的作用一是可以使敘事避免平鋪直敘,使文章波瀾起伏,增強生動性和曲折性;二是可以吸引讀者,牢牢抓住讀者的心。這篇文章的作者構思相當巧妙,自己發表一篇文章之后引來了許多陌生男孩的來信,掀起女孩和周圍親人、朋友的波瀾。用細膩的文筆刻畫了人物敏感的內心世界,抓住讀者對于“早戀”這一敏感問題的興趣,從而追逐作者的思路找到最后的答案。最后小作者秉持著自信和真誠的心處理了這一件事情。文中還恰當地運用了襯托的手法,比如門衛老頭的話外音,同學們的旁敲側擊,家人的擔心,最后把問題推向高潮。從一開始為讀者設置一串疑問:陌生的男孩為什么要給作者寫信?信中的內容是什么?為什么作者心里會有如此強烈的波動?跟著這一串疑問,讀到作文最后終于揭開,原來是人們對于青春期孩子過度的敏感。
上一篇:作文表達技巧借鑒·心理描寫
下一篇:不同題型作文借鑒·情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