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掩耳盜鈴
范氏是春秋末期晉國的貴族,后被晉國的智氏、韓氏、魏氏等貴族聯合攻滅,逃亡齊國。有人知道了這一消息,趁機跑到范氏家里想偷點兒東西,看見院子里吊著一口大鐘。鐘是用上等青銅鑄成的,造型和圖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興極了,想把這口精美的大鐘背回自己家去。可是鐘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動。他想來想去,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把鐘敲碎,然后再分別搬回家。
小偷找來一把大錘,拼命朝鐘砸去,“咣”的一聲巨響,把他嚇了一大跳。小偷心慌,心想這下糟了,這鐘聲不就等于告訴人們他正在這里偷鐘嗎?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撲到鐘上,張開雙臂想捂住鐘聲,可鐘聲又怎么捂得住呢!鐘聲依然悠悠地傳向遠方。
他越聽越害怕,不由自主地抽回雙手,使勁捂住自己的耳朵。“咦,鐘聲變小了,聽不見了!”小偷高興起來,“妙極了!把耳朵捂住不就聽不見鐘聲了嗎?”他立刻找來兩個布團,把耳朵塞住,心想:這下誰也聽不見鐘聲了。于是就放手砸起來,一下一下,鐘聲響亮地傳到很遠的地方。人們聽到鐘聲蜂擁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其實這個人雖然捂住了自己的耳朵,使自己聽不見鐘聲,但別人的耳朵是不可能被捂住的。
釋義
掩:遮蔽,遮蓋;盜:偷。偷鈴鐺怕別人聽見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騙自己,明明掩蓋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蓋。
上一篇:捭闔縱橫典故故事|捭闔縱橫釋義
下一篇:掩耳盜鈴典故故事|掩耳盜鈴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