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無價之寶》注釋,意譯與解說
西域賈胡有持寶來售,名曰瓓①者,其色正赤如朱櫻,長寸者,直踰數十萬。龍門子問曰:“瓓可樂饑乎?”曰:“否。”“可已疾乎?”曰:“否。”“能逐厲②乎?”曰:“否。”能使人孝弟③乎?”曰:“否。”曰:“既無用如是,而價踰數十萬,何也?”曰:“以其險遠,而獲之艱深也。”龍門子大笑而去,謂弟子鄭淵曰:“古人有云:黃金雖重寶,生服之則死,粉之入目則瞇④。寶之不涉于吾身者尚矣。吾身有至寶焉,其值不特數十萬而已也。水不能濡,火不能焫⑤,風日不能飄炙;用之則天下寧,不用則身獨安, 乃不知夙夜求之,而唯此為務, 不亦舍至近而務至遠者耶!”
——《龍門子凝道記》
【注釋】
①瓓(lan):玉的色彩。這里指賈胡的寶物。②厲:通“癘”,染疫病。③孝弟,亦作“孝悌”。善事父母謂孝,善事兄長謂弟。④瞇:灰沙入眼而不能視物。⑤焫(ruo,或re):燒。
【意譯】
西域的胡族商人拿著寶玉來賣,這寶玉稱作“瓓”,顏色純紅如朱紅色的櫻桃,長度達一寸,價值超過幾十萬。龍門子問道:“瓓能充饑嗎?”回答說:“不能。”又問:“能治病嗎?”回答說:“不能。”又問:“能驅逐瘟疫嗎?”回答說:“不能。”又問:“能夠使人們產生孝悌的品德嗎?”回答說:“不能。”又問:“既然這樣無用,為什么價錢那么大呢?”回答說:“因它出產在險峻遙遠的地方,要獲取它是很艱難的。”龍門子聽后大笑著走開,他對弟子鄭淵說:“古人有句話說:‘黃金雖是珍貴的東西,但生吃下去就會死人,粉末弄進眼睛就會瞎掉。’這寶物與我無牽涉已很久了,我身上有一件最珍貴的寶物,它的價值不只是幾十萬。這件寶物水不能淹沒,火不能燃燒,風不能吹掉,太陽不能烘烤,用它就能使天下安寧,不用它可以使我自身平安。但有些人不懂得日夜去求它,而只把獲取珠寶當作首要的事,這難道不是舍近而求遠嗎?”
【解說】
珍珠瑪瑙,金銀財寶,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實實在在的寶;運用在社會上能濟世安民(“用之則天下寧”),用于自身則能保證自己生活得自在(“不用則身獨安”)的高尚品德和道德修養,也是寶,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寶。龍門子把這兩種寶對立起來,理由是珍珠瑪瑙這類寶無用——不能充饑、不能治病、不能驅除瘟疫,也不能使人產生孝悌的品德。這對于封建時代統治階級奢侈腐朽的社會風氣,是一個有力的諷刺和批判。在今天看起來,珍寶倘若有助于人生,還是要的。但是,一株君子蘭賣到上千上萬的錢,一頓宴席花費幾千元乃至上萬人民幣,裝修住宅花去幾萬乃至幾十萬,恐怕也就與西域賈胡差不遠了。
【相關名言】
奈何以四海之廣,足一夫之用邪?
——鄧牧
上一篇:《列御寇·施氏與孟氏》注釋,意譯與解說
下一篇:《劉基·無支祈與河伯斗》注釋,意譯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