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鄭公伐胡》注釋,意譯與解說
昔者鄭武公①欲伐胡②,故先以其女妻③胡君,以娛其意。因問于群臣,“吾欲用兵,誰可伐者?”大夫關其思④對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國也,子言伐之,何也?”胡君聞之,以鄭為親己,遂不備鄭。鄭人襲胡,取之。
——《韓非子·說難》
【注釋】
①鄭武公:名掘突,春秋初期鄭國君主。②胡:諸侯國名,位于今河南省郾城縣西南。③妻:用作動詞,嫁給。④關其思:人名,生平不詳。
【意譯】
從前,在鄭國西北面有一個小國家,叫胡國。鄭武公時時覬覦著水草豐美的胡國,總想一口吞并它。可是,胡國人個個擅長騎馬射箭,勇猛驃悍,而且始終嚴密警惕著鄭國,因此,鄭武公不敢輕舉妄動。怎么辦呢?狡猾的鄭武公策劃了一個陰謀。他派遣大臣,攜帶厚禮,前去胡國求親。胡君不知是計,欣然答應了。使胡君沉湎于聲色犬馬之中。過了一陣,鄭武公召集文武百官,問道:“寡人準備用兵奪地,你們看看,哪個國家可以討伐?”大家都面面相覷,不敢則聲。有個叫關其思的大夫知道大王平素總垂涎著胡國,便上堂答道:“可以先討伐胡國。”鄭武公一聽拍案大怒,厲聲罵道:“混蛋,胡國乃我們兄弟鄰邦,你竟敢聳恿我去討伐,快推出去斬首示眾!”消息傳到胡國,胡君越發信賴鄭國,于是邊防日弛,兵馬不操。在一個黑夜里,鄭國出奇兵偷襲,不費吹灰之力就占領了胡國。
【解說】
兵法曰: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不幸的是,這條軍事經驗卻成了鄭武公侵略的詭計,給胡君乃至大夫關其思都留下了極其深刻的教訓。胡君的教訓是慘重而明顯的。鄭武公派遣大臣,攜帶厚禮,前往胡國求親,這本是奸詐之計,而胡君竟然不知。這是教訓之一。成親后不能將計就計,迅速強大國力,而是不思朝政,沉溺于聲色犬馬之中,使國事荒疏,政務松弛。這是教訓之二。大夫關其思一語道破鄭武公的秘密被其殺,胡君不能迅速醒悟,而是更加依賴鄭國,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以致發展到“遂不備鄭”的地步,最后只能是國破家亡,一敗涂地。這是教訓之三。此三者,皆在鄭武公預謀之中,而胡君竟然一直不能覺察,真可謂執迷不悟。而那位大夫關其思,應該說,也是一位聰明的謀士。但是,聰明的人并不一定機靈。鄭武公對胡國采取的一系列手段都是為了奪取胡國,這是明眼的人都能看到的。但是,鄭武公最忌諱的就是有人在沒有成功之前捅破這層紙。不然,將會前功盡棄,白忙一場。這時,大夫關其思出來點破,真是活該殺掉。今天我們在欣賞這則寓言時,應該從這些經驗教訓中吸取教益,擦亮眼睛,不為小恩小惠、假仁假義所迷惑。
【相關名言】
真正的朋友不把友誼掛在口上。
——蘇聯·別林斯基
上一篇:《宋濂·鄭人愛魚》注釋,意譯與解說
下一篇:《列御寇·鄭師文學琴》注釋,意譯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