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電波的故事
1941年12月,希特勒命令德軍在從挪威到西班牙的大西洋沿岸,開始構筑被稱為“大西洋壁壘”的防線,妄圖依仗海峽天險抵擋預料中的英美聯軍登陸。防線中設置的雷達密如蜘蛛網,它們密切監視著聯軍的飛機和軍艦的活動。
1944年6月6日,為配合蘇軍開辟第二戰場,聯軍在法國西北部的諾曼底進行了著名的“諾曼底登陸”戰役,這是“霸王”行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了不讓德軍知道登陸的確切地點,聯軍于6月5日晚在多佛爾海峽組織了一次大規模的電子干擾佯攻戰。在夜幕的掩護下,聯軍在加萊方向出動了大量的艦艇。艦艇上裝載有角反射器,它有很強的反射電波的能力,并拖著涂有鋁粉的亮晶晶的大氣球。這樣,德軍雷達的觀察員就誤認為聯軍的大型軍艦來了。
聯軍還用飛機在天上拋撒了許多銀灰色的鋁箔條,這又造成有大批飛機掩護聯軍登陸的假象。
另外,聯軍還在附近海岸空投人體模型來模擬空降傘兵部隊,又用一小批裝有干擾器和鋁箔條的飛機,模擬成飛向德軍駐地的大規模轟炸機群。
聯軍的干擾時間長達三四個小時,成功地欺騙了德軍的“眼睛”。于是,德軍調集大量部隊、艦船和飛機在加萊等地區重新設置防線。
那德軍為什么會上當呢?原來,這些從天而降的大量鋁粉或鋁箔條,和飛機、軍艦上的金屬一樣,也能反射德軍發出的無線電波。德軍雷達接受到鋁粉或鋁箔條反射回來的無線電波以后,就誤以為是飛機和軍艦來了。
“調虎離山”成功以后,在6月6日晨1時,以艾森豪威爾為最高司令的聯軍,向諾曼底半島發動了閃電戰……
7月24日,諾曼底登陸戰役以聯軍的勝利宣布結束。
當然,諾曼底登陸遠不止用“鋁粉”或“鋁條”來調虎離山這一個計謀。英國首相丘吉爾在提起這“與狼共舞”的時刻,曾幽默地說:“戰爭中的真理是如此寶貴,以致要用謊言來捍衛。”
同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還有另外一個無線電波的故事。
在納粹德國的眾多年輕報務員中,有一個名叫布魯克的青年,由于他勤奮好學工作認真,很快就被調到前線兵團團部工作。
一天,布魯克正在前線軍團無線電臺工作室值班。前沿戰火紛飛,殺聲震天。整個工作室一片嘈雜,無線電的呼叫聲和機器的運轉聲交織在一起。布魯克忠于職守,忙得有條不紊。
“布魯克,快!”
這時,一位德軍參謀長送來一份特急電文,要布魯克先把這份命令前沿部隊馬上從陣地上撤下來的特急電文發出去。
就在這個命令將要發出去的緊急關頭,突然無線電的耳機里一點聲音也沒有了。
“哎呀!耳機怎么成了‘啞巴’了?”布魯克急忙檢查各種儀器。但是,儀器運轉都十分正常。
耳機中一點聲音也沒有,命令怎么下達?布魯克繼續聲嘶力竭地呼叫著,嗓子都喊啞了。不過,無線電臺仍然毫無反應。
幾分鐘以后,與軍團司令部聯系不上的前沿德軍不知所措,最終整個師團一個不漏地全成了俘虜。戰役也以德軍失敗告終。
戰役結束以后,布魯克被德軍軍事法庭判處“死刑立即執行”。布魯克在“冤枉”聲中,糊里糊涂地到了地獄。
布魯克的糊涂,不是他不明白他沒能發出命令,而在于他當然還有軍事當局也都不知道:太陽耀斑爆發以后,太陽發出的各種射線如同“神兵天降”,無線電波徹底受到了干擾,于是耳機就鴉雀無聲了……
上一篇:探測衛星為何失蹤
下一篇:昆蟲吃金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