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名作《馮驥才·神·鞭》原文|主題|賞析|概要
作者簡介 (見 “啊!”條)
內容概要 清朝末年,一個海神娘娘“出巡散福”之日,津門各會熱鬧非凡。鹽務展老爺新娶的小老婆飛來鳳這一天大出風頭,逢會必截,犒賞豐厚。突然,估衣街上的大混星子玻璃花跳出來橫生事端,故意挑釁。眾人勸說無效,僵持不下。人群里走出一個帶點傻氣的漢子,對玻璃花好言相勸。這大混星子不但不聽,還張狂地要來揪他頭上那根粗黑油亮招人眼目的大辮子。不料,那“傻巴”的辮子竟像皮鞭一樣,把玻璃花抽了個鼻青臉腫。玻璃花在估衣街上栽了面子,他發誓一定要找到那“傻巴”一決雌雄。經多方打聽,方知那人是城西挑擔賣炸豆腐的“傻二”。混星子死崔為壟斷估衣街,借機除掉玻璃花,便攛掇他去找津門“三大塊兒”中能耐最大的戴奎一幫忙“拔撞”。戴打得一手好彈弓,可稱天下奇絕。死崔怕戴奎一不答應,順口瞎編說人稱傻二那辮子叫“神鞭”,奎的彈弓子不過是小菜兒,用激將法煽風點火,燒起戴的嫉妒心,使他下決心會一會傻二。不料,傻二用辮子不僅輕輕巧巧就打掉了戴的泥彈丸,還抽掉了他的絕活“雙珠爭冠”,羞得戴奎一無地自容。從此,“神鞭”的名聲便傳開了。原來,傻二自小跟爹爹學辮子功,不曾與人交手,不知如此神速和厲害!而且使起來,隨心所欲,意到辮子到,甚至意未到辮子已到。他爹臨終前曾告誡他,這辮子功傳子傳孫,不傳外人。不到萬不得已不使出來,否則將招災惹禍。果然,先是玻璃花,后是戴奎一,戴奎一引來在西市上的砸磚頭的王砍天,王砍天又引來鳥市上拉硬弓的柳梆子……全叫他抽跑了。四門千總馬老爺打發人拿來貼子請他去,想派給他一個小缺,在護城營當什長,教授武功。但他家世代不沾官場,推掉了這個差事。千總爺也不勉強他,只叫他耍耍辮子,當玩意兒看看。他只花里胡梢耍一通,還當場打落了幾只蜻蜓。千總爺看呆了,當即把府、縣、鎮、署、前后左右各營中的幾位老爺請來觀看,個個開了眼,賞了他許多財物。“神鞭”的綽號也愈叫愈響。一天,號稱津門武林的祖師爺索天響忽然找上門來,說要教教傻二如何做人。見面先是“盤道”,從“形意”到 “少林王拳”到 “三層”,侃侃而談,如數家珍。接著又表演了幾招漂漂亮亮的拳腿。看得傻二心服口服。不料,這祖師爺待到與傻二交手時,沒交幾個回合,竟有些微喘。他見明打不成,便使出暗器,被傻二的辮子抽了個正著。最后灰溜溜地走了。傻二開始信服自己的本領,他愈發感到這辮子真是隨心所欲,揮灑自如,剛猛又輕柔,靈巧又恢宏,似有一股掃蕩天下、所向無敵之勢。紫竹林里的東洋武士佐藤秀郎聞說此事,把玻璃花叫去詢問了一番“神鞭”的能耐,并拜托他下戰表給傻二,要和“神鞭”比試比試。傻二接到戰表,正猶豫不決,武林高手鼻子李特意前來給他鼓氣,指點迷津,要他一定打敗洋人。比武這天,身材矬小的佐藤秀郎事先立了個樁,站在樁上,想居高臨下,逮機會捉傻二的鞭子。傻二看破對方招數,想出對策,不讓他抓住自己的辮子,拳掌辮并用,直把東洋武士暈頭轉向地扔到對面的戲臺上。傻二鞭打東洋武士,不單威震津門,也落得美名四揚。有人送來兩塊橫匾,一是“張我國威”,一是“神鞭”。許多好武少年求他開山收徒,被他一一拒絕。玻璃花見不能取勝,便伙同假洋鬼子收買剃頭刮臉的王老六,要他趁給傻二剃頭時把“神鞭”割下來。事雖不成,卻使傻二吃驚不小。賣字畫的金子仙勸導他該視這辮子為國寶,加倍愛惜。傻二想既然自己的功夫不能外傳,就該趕緊娶妻生子,傳衍神功。便托金子仙幫他找個媳婦。金家正好有個老閨女金菊花,就送過門來。金菊花人勤懇誠實,對他的辮子盡心盡力地愛惜。光緒二十六年,天下鬧起義和拳。直隸省遍地義和拳紛紛豎旗立壇。附近各地團民潮水般地涌進天津衛,與紫竹林的毛子們交上火。傻二爹爹生前的朋友劉四叔受義和團總頭領曹福田之命來請他,并告訴了他家辮子功的由來:傻二的老祖宗原先練的是問心拳,傳自佛門,都是腦袋上的功夫。但必須仿效和尚剃光頭,為了交手時不叫對方抓住頭發。清軍入關后,男人必須留辮子。這一變革絕了傻二家的武藝。逼得傻二的老祖宗把功夫改用在辮子上,才創出這獨異奇絕的辮子功。劉四叔責問他身懷絕技,為何不上陣滅敵,光宗耀祖。傻二聽了,這就跟劉四叔走。他來到呂祖堂,看了一番義和團刀槍不入的表演,又受了曹福田寫的一張咒符,便帶一路團民與毛子們交手。開始,近距離的肉搏戰使毛子們吃了大虧,他們便退到土崗子后邊放槍,團民們紛紛中彈倒下,傻二也被炮彈震昏了過去。待他醒來一看,滿地都是死人,劉四叔帶的吹歌會已全部捐了性命。再一看辮子,竟叫洋槍子兒打斷了,神鞭完了。傻二逃回金子仙家,藏了半年多。金子仙四下打聽,才打聽到估衣街瑞芝堂的馮掌柜有生發的秘方。按方一用,傻二日見細黃的頭發漸漸變黑變粗,過年轉春,一條光滑烏亮又粗又長的神鞭完全復元了。盡管如此,傻二心里很不是滋味。隨著洋貨涌進,金子仙的字畫生意每況愈下,生活窘困,加之金菊花不能生育,不得已,傻二開館收徒,靠徒弟的學藝錢和額外的孝順糊口。幾年之后,大清朝亡了,外邊忽然鬧起剪辮子。這時的玻璃花混進了“巡防營”的洋槍隊,不但剪了傻二徒弟的辮子,還上門來要和傻二算舊帳。傻二一聲不吭,閉門不出,不久就失蹤了。一年過后,玻璃花到南門外小鐵鋪取鎖柵門的大鏈子,正抽著煙,突然不知哪來連發三槍,一槍打滅他的煙頭,一槍打斷了煙卷,再一槍打飛了他的帽子。接著有一少年來下貼子,說有人要會他。玻璃花一去,見是剃了光頭的傻二,如今竟成了雙槍神射手,就像他當年的神鞭一樣純熟快捷,神鬼莫測。看得玻璃花真正心服。不久,傳說北伐軍中有一個神槍手,雙手打槍,是個地地道道的天津人,可誰也說不出這人的姓名。只有玻璃花心中有數。
作品鑒賞 馮驥才在《神鞭》附記里表明了他的創作意圖,即“要在《雕花煙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等這一條路之外,也在《鋪花的歧路》、《走進暴風雨》等那一條路之外,另辟一條新路走一走。即寫寫地道的天津味兒。筆下紙上都是清末民初此地一些閑雜人和稀奇事。”《神鞭》便寫了一個關于辮子的神奇故事。作品通過“神鞭”的興衰變化,細致真切地再現了晚清時具有濃郁的天津味的市井生活。馮驥才走的這條“新路”,即是把荒誕手法與寫實主義的社會風情畫揉合在一起,從而使這一歷史小說具有了現代意識。作者以出神入化、虛實結合的手法,生動地描寫了神鞭如何在廟會上把大混星子玻璃花抽得鼻青臉腫,如何打敗色厲內荏的所謂津門武林祖師爺索天響,如何把蔑視中國人的東洋武士打得暈頭轉向;寫出神鞭之神,“揮灑自如,剛猛又輕柔,靈巧又恢宏”,“隨心所欲,意到辮子到,甚至意未到辮子已到。這辮子上仿佛有先知先覺”,似乎是祖宗的精靈附在上邊。這既荒誕又神奇的辮子功,之所以使讀者感到真實可信,正在于這些荒誕的情節非常貼切、巧妙地鑲嵌在極其逼真精細的富有天津民俗特色的現實主義描寫之中。馮驥才運用幽默詼諧的富于天津味兒的語言,不僅寫出了道道地地的天津風俗地方特點,如天津衛的熱鬧非凡的皇會、“截會”,名聲遠場的“衛嘴子”,等等,還刻畫了形形色色的天津的人物,如憨實正直,能跟隨時代潮流而變革的傻二,武功高強、一身正氣的鼻子李,蠻橫無理、欺軟怕硬、儀義氣、缺心眼的大混星子玻璃花,如花似玉、心高氣盛、愛出風頭、出身貧賤的飛來鳳,色厲內荏、一戳即破的號稱津門武林祖師爺的索天響,以及正如玻璃花道破的 “拿中國東西唬洋人,再拿洋貨唬中國人”,最后不當中國人的假洋鬼子楊殿起……通過這些描寫,馮驥才向讀者展示了不乏“國民性”寫照的中國人的社會生活和凝定著民族文化色彩的精神風貌。因此,他的對民俗民風的描繪,不是為了點綴、獵奇,也不是懷舊與復古,作一番民俗風情的展覽,而是使整個社會生活的內涵更加地域化、民族化與深層化,表現了作家對于充滿了民族性的生活的深刻開掘和剖析。他所塑造的種種人物的個性特點中,也無不顯示著我們這個民族的文化折光及傳統意蘊。除傻二、鼻子李、劉四叔等之外,馮驥才也并不避諱那些民族文化傳統中的糟粕因素的展示,如玻璃花、死崔、楊殿起、蔡六之類代表的惡勢力,以及義和團在抗擊洋人時所表現出來的愚昧落后,而以他敏銳、嚴峻的眼光,正視、剖析了中國人過去的歷史,從流淌著的民族文化血液中尋找新的出路。作品最杰出的地方是傻二的神鞭敵不過洋槍子,失去了當日凜凜威風。但他沒有抱著祖宗的“精血”不放,而是跟隨時代、歷史前進的腳步的變革,由“神鞭”變為“神槍手”,求得生存權。傻二說的“祖宗的東西再好,該割的時候就得割。我把 ‘鞭’ 剪了,‘神卻留著。’”表現了我們民族的革新和進取的時代精神。整部作品“既有現實主義的風俗人情描寫,又有現代主義的荒誕手法,互相交融,互相滲透,渾然一體,交映成趣。這種多樣化的創作方法,正是時代生活日趨多元化的必然反映,也是馮驥才個人的藝術素質與特異才能所決定的。”因而《神鞭》榮獲第三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并不是偶然的。
上一篇:《馮苓植·駝峰上的愛》原文|主題|賞析|概要
下一篇:《冰心·關于男人》原文|主題|賞析|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