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攻 反擊 反撲》同義詞與近義詞
【同】動詞。都表示進行回擊。
【辨】1.“反攻”表示防御的一方進入主動進攻階段。
(1)他想反攻,可是明知不是祥子的對手。
(2)由于圓滿地完成了任務,戰略反攻的時間提前了。
“反擊”表示遭受襲擊時進行回擊。
(3)面對歹徒的進攻,他毫不退縮,奮力反擊,兩次奪下歹徒手中的利刀。
(4)一旦白熊靠近,雄海象就大聲咆哮,搖動犬齒,做出反擊的姿勢,迫使白熊后退。
“反撲”表示被打退以后又猛撲過來。
(5)蛇拼命扭動,下顎猛張,企圖掙脫,向進攻者反撲。
(6)我們腳跟尚未站穩,敵人的后續部隊趕到,潮水般反撲過來。
2.“反攻”表示軍事上帶戰略性質的行動。
(7)大而弱的中國對付小而強的日本,必須堅持不折不撓的持久戰:防御、相持、大反攻。
(8)這時,我人民解放軍已從戰略防御轉入戰略反攻,戰場正向南推進到國民黨統治區。
“反擊”表示軍事上的具體行動;也可以用于競技,或用話語回擊別人。
(9)他們球風迅猛,技術性強,善于打防守反擊。
(10)若是有人傷害我們的自尊心,我們便憤然而起,進行反擊。
“反撲”多用于軍事,也可以表示某種政治勢力的行為。
(11)沒有什么大不了的,反動派要反撲,我們就鎮壓。
(12)由于我軍對敵人的反撲估計不足,轉移計劃不夠周密,造成了轉移初期比較被動的局面。
3.“反撲”是貶義詞。
(13)由于關中的豪強地主隱藏糧食,并組織武裝力量向起義軍反撲,赤眉軍難以立足,只好東撤。
(14)當時,英軍瘋狂反撲,登岸后直撲炮臺,關天培手執佩刀,狠狠砍殺闖上炮臺的英兵,不幸當胸被敵炮擊中,以身殉國。
“反攻、反擊”沒有貶義。
(15)八路軍的局部反攻,實際在1943年下半年,以殲滅大股偽軍為主要目標就開始了。
(16)當你發現對手在變更視點的時候,立即順著他的方向變;迅速尋找缺口,予以反擊。
上一篇:《反應 反映》同義詞與近義詞
下一篇:《反映·反應·反響·響應》同義詞與近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