涸

“涸”是形聲字。小篆從水,固聲。隸變后楷書寫作“涸”。
《說文·水部》:“涸,渴也。從水,固聲。”(涸,水枯竭。從水,固聲。)
“涸”的本義為失去水而干枯。如《韓非子·說林上》:“子獨不聞涸澤之蛇乎?澤涸,蛇將徙。”枯則水竭,故“涸”引申指竭、盡。如《管子·牧民》:“錯國于不傾之地,積于不涸之倉,藏于不竭之府。”
涸
“涸”是形聲字。小篆從水,固聲。隸變后楷書寫作“涸”。
《說文·水部》:“涸,渴也。從水,固聲。”(涸,水枯竭。從水,固聲。)
“涸”的本義為失去水而干枯。如《韓非子·說林上》:“子獨不聞涸澤之蛇乎?澤涸,蛇將徙。”枯則水竭,故“涸”引申指竭、盡。如《管子·牧民》:“錯國于不傾之地,積于不涸之倉,藏于不竭之府。”
上一篇:《漲》字義,《漲》字的字形演變,說文解字《漲》
下一篇:《淋》字義,《淋》字的字形演變,說文解字《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