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童話《豐子愷·有情世界》鑒賞
豐子愷
阿因的爸爸坐在椅子里看書,忽然對著書笑起來,阿因料想,書里一定有好聽的故事了,就放下泥娃娃,走到爸爸面前來問:
“爸爸笑什么?講給我聽!”
爸爸指著書,又指著阿因,說道:
“我笑的是他和你。你們兩人一樣。你替凳子的腳穿鞋子,同泥娃娃討相罵,給枕頭吃牛奶。這位宋朝的大詞人辛棄疾,就同你一樣,他同松樹講話,你看。”
說著,指著書上一段,讀給阿因聽:
“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
又解給阿因聽:“辛棄疾喝酒醉了,倒在松樹旁邊的草地上。他就問松樹:‘喂,老松!你看我醉得什么樣了?’松樹不答話,它的身體動起來了,似乎要把辛棄疾扶起來。辛棄疾很疲倦,想躺在松樹旁邊的草地上休息一會,不要它來扶起。就用手推開松樹的身子,喊道:‘不要來扶我,你去!’”
阿因聽了,很奇怪。他張大眼睛想了一會,也笑起來。他的笑是表示高興。他想:大人們都說我癡。哪知大人們也是癡的。他們的癡話還要印在書上給大家看呢。自今以后,如果再有人說我癡,我就可回駁:“你們大人也是癡的,有辛棄疾的書為證。”
這天晚上,阿因就去遨游“有情世界”。
他吃過夜飯,正被母親迫著去睡的時候,忽然看見地上一塊白布。他想把布拾起來,先用腳踢它一下,白布不動。仔細一看,原來是窗外照進來的月光。他抬頭向窗外望,但見月亮正在對他笑,好像有話要說。他高興極了,先向窗外喊一聲:“月亮姐姐,我就來了。”飛也似的跑出去了。
他跑到門外草地上,仰起頭來一望,月亮姐姐的臉孔比窗里看見的更加白,更加圓,更加大了,同時笑得更加可愛了。但聽她說:
“阿因哥兒,到山上去野餐,他們都在等候你呢。快去拿了小籃出來,我陪你同去吧。”
阿因不及回答,三步并作兩步,回進屋里,走到床前,向枕頭邊去取出小籃。一看,里面有半籃花生米、兩包巧克力,是白天爸爸買給他的,現在正好拿上山去野餐。他提了小籃出門,說聲:“月亮姐姐,同去,同去!”就快步上山。月亮姐姐走得同他一樣快,兩人一邊說話,一邊上山。忽然路旁一群小聲音在喊:
“阿因哥哥,月亮姐姐,我們也要去野餐,帶我們同去!”
阿因回頭一看,原來是一群蒲公英。阿因站住了,月亮姐姐也站住了。阿因說:
“好極,好極,我正想多幾個人攜著手,一同上山。月亮姐姐高高地在上面走,不肯同我攜手呢!”
他便伸手拉蒲公英。蒲公英們齊聲叫道:
“拉不得,拉不得,我們痛得很!”
阿因一看,知道他們都是生根的,便皺著眉頭,想不出辦法。月亮姐姐喊道:“阿因哥兒,他們是走不動的,你給他們吃些東西吧!”阿因覺得這話不錯,便從小籃里取出花生米來,給蒲公英們一人一粒。蒲公英們都笑了,大家鞠一個躬,謝謝他。阿因再走上山,月亮姐姐又跟著他走,快慢完全一樣。雖然不能攜手,一路上都好談話,不知不覺,已到山頂。山頂上有方平原,平原中央有一塊大石、一塊小石。阿因坐了小石,就把小籃里的花生米和巧克力倒在大石上,開始野餐了。他叫道:“大家來吃東西!”山頂四周圍站著的松樹一齊“嘩啦嘩啦”地笑起來。阿因向四周一望,但見他們一個長,一個短,一個蓬頭,一個尖頭,大家正在探頭探腦地望著石桌上的花生米和巧克力,嘴里都滴著口水呢。忽然附近發出一陣嬌嫩的喊聲,原來是睡在石桌周圍的杜鵑花們:
“阿因哥哥,你這時候還來野餐?我們早已睡著,被你驚醒了!誰帶你上來的呀?”
阿因點著上面說:“月亮姐姐帶我上來的!杜鵑花妹妹,你們睡得這么早,真是無聊!大家快點起來吃東西吧!今晚月亮姐姐這樣高興,你們不可不陪她。你們看,她的臉孔從來沒有這樣地白,這樣地圓,這樣地大;從來沒有這樣地可愛呢!”
白云聽見了阿因、杜鵑花們、松樹們的笑語聲,慢慢地從遠方跑過來,也要來參加這野餐大會。白云走到了石桌頂上,望著花生米和巧克力吞唾液。忽然松樹們、杜鵑花們一齊喊起來:
“白云伯伯,讓開點,不要遮住月亮姐姐!”同時月亮姐姐也在上面喊起來:
“白云伯伯最討厭!他老是歡喜站在我的面前,使我看不到你們。”
松樹們同情月亮姐姐,接著說道:
“對啊!白云伯伯不但歡喜遮住我們,有時竟會走下來,蒙住我們的頭,氣悶得很!這人真討厭!”
杜鵑花們也嬌聲嬌氣地喊起來:
“白云伯伯怕你們吃東西,所以拿他那個龐大的身體來遮住你們。他想一人獨吃這花生米和巧克力呢!”
白云被他們說得難為情起來,只好讓開。但他的身體實在龐大,行動很不自由,過了好一會,阿因方才看見月亮姐姐的臉。白云伯伯被罵,阿因覺得太可憐了。他就勸道:
“白云伯伯,你下次站在月亮姐姐的后面,就好了。何必一定站在她前面呢?你橫豎身體偉大,她遮不到你的呢!”
月亮姐姐撲哧地笑起來。白云伯伯說:
“阿因哥兒,你不知道我的苦處,我是不能走到她后面去的。她的身體實在太嬌小,我的身體實在太龐大,一不小心,就要遮住她。如今我有辦法:我把身體變個樣子,站在她的周圍,好不好?”
阿因、松樹、杜鵑花們贊成。白云就慢慢地變樣子,先把身子伸長,變成一條,然后彎轉來,變成一個白環,繞在月亮姐姐的四周。底下的人們看了這變態,大家拍手喝彩,大家吃東西,高興得很!從此大家不討厭白云伯伯,而且請他多吃點東西了。
大家吃飽了東西,月亮姐姐的身體漸漸地橫下去,好像想休息的樣子。阿因說:
“我們散會吧,月亮姐姐疲倦了,大家明天再會!”月亮姐姐要送他下山。阿因說:
“你要休息了,不必送我下山。就叫松樹哥哥送我下去吧!”
杜鵑花們一齊笑起來。松樹說:
“阿因弟弟,要是我們走得動,我們很想送你下去,看看世景,可惜我們是走不動的呀!我有辦法:叫我們的溪澗妹妹代送吧。她是一天到晚歡喜跑路的。”
溪澗接著說話了:
“我因為忙得很,沒有參加你們的野餐會。但你們的談話我都聽見,而且風伯伯把你們的花生米和巧克力包紙都帶給我吃了。香氣倒很好。謝謝你們。我原要下山去,就由我代表你們,陪送阿因哥兒下山吧。”
阿因就跟了溪澗妹妹一齊下山。溪澗妹妹會唱許多的歌,在路上唱給阿因聽,一直唱到阿因家的門前的河岸邊,方始“再會”分手。阿因在路上,從溪澗妹妹學得了一曲最好聽的歌。他一邊唱著,一邊走進屋里去,直到聽見他母親的聲音:“阿因,你睡夢里唱的歌真好聽!”他方始停唱。張開眼睛一看,只見母親坐在床前的椅子上,泥娃娃笑嘻嘻地站在他的枕頭旁邊,等候他起來同她玩呢。
豐子愷對兒童傾注了誠摯的關懷,曾著文《從孩子得到啟示》,贊美兒童的天真,想“撒去世間事物的因果關系的網,看見事物的本身的真相”。他在1947年前后撰寫了十多篇童話,《有情世界》是其中精彩的篇什。
豐子愷用他畫畫的筆,蘸著西湖的水,懷著一顆赤子之心,借用孩子的眼光,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的“有情世界”。
天真的孩子阿因是童話的主角。在阿因的眼里,世間萬事萬物都是有生命的,都和他本人一樣,是活潑潑的生命。這種感覺源于人類的一顆童心,是兒童思維的反映。這種思維,有點類似于人類的原始思維。能打破一切阻礙感知和表達的語言維度和界限,主觀與客觀互為混淆,物理的與心理的,有生命的與無生命的,幻想與現實,都有著一種神秘互滲關系,呈現超時空、通感和主客體融和的混沌狀態。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類的個體的原始思維(亦可理解為兒童思維),逐漸被以邏輯思維為主體的理性思維所取代,童心漸漸遺落在世俗的汪洋大海中。彌足珍貴的天真以及由此派生的純真感覺日漸鈍化。童話是人類找回童心、天真以及童年感受世界的方式的一種努力和實踐。豐子愷正是憑借阿因在童年的月夜里的遨游,讓人們體味重新發現有情世界的欣喜以及沐浴童心光華的愉悅。
童年的阿因在那個月夜里經歷的是怎樣一次令人神往的遨游啊!他吃過夜飯,正被母親逼著去睡的時候,忽然發現地上有“一塊白布”,用腳一踢,不對了,是床前明月光啊!舉頭望明月,月亮沖著阿因笑,阿因大喜:“月亮姐姐,我來了!”
月亮姐姐是阿因遨游世界的引路人,她讓他到山上去野餐。一路上,遇到了蒲公英、松樹、杜鵑花、白云、溪澗,他們陪阿因在山上盡情嬉笑、玩耍,讓阿因度過了一個永生永世難忘的夜晚。在這個夜晚,大自然包括阿因在內的所有的生靈,彼此相識相知相親相愛,心靈的交流了無障礙,物我同一,水乳交融。所有的生命都開出了燦爛的花朵,從天上(白云、月亮)一直綻開到地下(蒲公英、松樹、杜鵑花、溪澗),還有我們的主人公阿因。世界,在這一個夜晚,變得多么有情!童心,在這一個夜晚,變得多么爛漫!生命,在這一個夜晚,變得多么美麗!
本文開篇用南宋詞人辛棄疾《西江月·遣興》詞的下闋作鋪墊,意在表明大人也有懷了純真的童心的,小孩的童心勃發乃至天馬行空當然更是順理成章的了;結尾又以夢作結——阿因夜游歸來(是小溪流送他回家的),聽見母親說道:“阿因,你睡夢里唱的歌真好聽!”阿因張開眼睛,方知原是夢游一場。看來,要想讓童心在現實世界里自由馳騁,真的很難。
包括《有情世界》在內的十多篇童話結集出版時,豐子愷作了個序,說他的作品像“茯苓糕”,“不但甜美,又有滋補作用,能使身體健康”。讀《有情世界》,不覺莞爾之余備受陶冶與教誨,豐子愷的“茯苓糕”之喻真是貼切不過。
(戴達)
上一篇:中國童話《金 波·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鑒賞
下一篇:中國童話《[中國香港]何 紫·呢喃和悠揚》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