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童話《金 波·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鑒賞
金波
他是一個盲孩子。
在他的世界里,沒有光亮,沒有色彩。
他是一個永遠生活在黑夜里的孩子。
他無法親近別的小伙伴,只能靜靜地坐在一旁,聽他們說笑嬉戲。
他還喜歡聽鳥兒黎明時的叫聲,春風從耳邊吹過的聲音,連蜜蜂扇動翅膀的聲音他也很喜歡聽。
他的日子過得很寂寞。
他常常自言自語: 誰跟我玩兒呢?
“我跟你玩兒呀!”這一天,忽然有誰在他耳邊輕輕地這樣說。
“你是誰呀?”他扭過頭驚奇地問。
“我是你的影子。”那聲音很好聽,也很和氣。
盲孩子從沒見過影子,他想象不出影子該是什么樣兒的。
影子向他解釋著:“我永遠跟你在一起,你走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
“你長得什么樣兒呢?”盲孩子又問。
“我長得和你一樣。”影子高興地回答。
它覺得這樣回答太簡單了,它又補充道:
“我像黑夜一樣黑。我還有一雙黑眼睛。”
它怕自己仍沒有說清楚,接著又問道:
“你知道黑顏色嗎?”
盲孩子趕緊回答:“我知道。我每天看到的都是黑顏色。”
從此,影子常常牽著盲孩子的手,帶著他去牧場聽牛兒哞哞地叫,羊兒咩咩地叫,還攀上山坡去采集野花野果,走過小木橋去聽潺潺的流水聲。
盲孩子似乎感受到了光明,看到了色彩。他很快樂。
有一天,他問影子:
“請告訴我,你從哪里來?”
影子回答:
“我從陽光里來,也從月光里來,還從燈光里來……”
“那么說,只要有亮光就有你了,是嗎?”盲孩子覺得又新奇,又興奮。
“是的。光明是我的母親。是她讓我來到你身邊陪伴著你的。”影子說這話的時候,覺得無比幸福。
盲孩子很受感動。他覺得影子的話帶給他友情,帶給他溫暖。
快樂的日子就這樣開始了。
無論他們走到哪里,人們都會對盲孩子這樣說:
“看,你有一個多么好的影子啊!”
每當聽到人們這樣夸贊他的影子,他總是告訴人們:
“它不只是我的影子,它還是我的朋友。”
人們常常看到他倆在陽光下、月光下,像好朋友似的說說笑笑;在沒有陽光,沒有月光的夜晚,盲孩子就點起一盞燈。有了光明,影子就來了,它陪著他講故事,唱歌。
夏天的一個夜晚,天氣陰沉沉的,沒有月光。盲孩子提著一盞燈,有影子陪伴著他走出家門。他們去一個寧靜的林園里散步。
微風送來陣陣花香。還有夜鳥兒的叫聲。
影子告訴他,今夜雖然沒有月光,但天上的星星又多又亮。
這時候,從附近的叢林里飛來一只螢火蟲,飄飄忽忽的,閃著幽幽的光。它朝著盲孩子飛來,在他的眼前緩緩地飛著。
“是什么在飛?”盲孩子停下腳步仔細聽著,“我聽見了翅膀扇動的聲音。”
影子告訴他,是一只螢火蟲,一只小小的螢火蟲。
盲孩子從來沒見過螢火蟲。
“螢火蟲?就像很燙很燙的小火星嗎?”盲孩子好奇地問。
“不,不。螢火蟲是很美麗的閃著光的小蟲子。它不燙人的。”影子給他解釋著。
盲孩子仰起頭來望著夜空,他什么也看不見,茫然地搖搖頭。
影子把手伸出來,它想接住那只美麗的螢火蟲。
這時候,螢火蟲真的落在它的手上了。
“啊,螢火蟲就在我的手上。”影子興奮地告訴盲孩子,“你把它接過去,它一點兒也不燙手,真的不燙手。”
盲孩子伸出一只手,接過那只螢火蟲。他只覺得手心里癢酥酥的,是一只小蟲子在爬。
他情不自禁地把手掌挨近自己的眼睛,仔仔細細地看著,不停地眨巴著眼睛。他多么希望看見這只會發光的螢火蟲啊!
他注視著他那一片漆黑的世界,就像深不見底的黑洞。
忽然,在他的“黑洞”里,他第一次看見一個淡淡的光點在他的手心里移動著,同時,他手心也感到癢酥酥的。
那光點漸漸地變亮了。他從沒見過這樣美麗的光。他分辨不清那是幽藍的光,還是翠綠的光,他只知道,在他這永久的黑夜里,此時此刻有了一顆米粒兒大小的光點了。
他永久的黑夜消失了。
“啊,我看見它了,螢火蟲,小小的螢火蟲!它像一盞小小的燈。”盲孩子幾乎是在大聲喊叫著,他從來沒這樣快樂過。
影子也高興地笑了。
那一夜,螢火蟲陪伴著他們玩了很久很久,一會從手掌上飛起,給他們帶路走近一叢薔薇花;一會又落在手掌上,閃閃發光。
夜深了,螢火蟲向他們告別,飛進了一片寂靜的樹林。
當盲孩子提著他的燈,燈光里有他的影子陪伴著他往家走的時候,他的心情好極了。因為今天他看見了螢火蟲的光,雖然那光模模糊糊,小得像小米粒兒,但畢竟是他親眼看到的啊!
耳邊的風越來越大了。他感覺到手里提的燈晃來晃去。
影子說:“天要下雨了,我們快些走吧!”
話音剛落,一聲霹靂炸響,風夾著雨,雨帶著風來了。
盲孩子手中的燈突然滅了。隨后,影子也不見了。
盲孩子孤零零地一個人站在曠野上。
他呼喚他的影子,沒有回應,聽到的只有風聲和雨聲。他踉踉蹌蹌、跌跌爬爬地往家走,沒走多遠,他就跌倒在水坑里。
他坐在風雨里想: 只有等到風停了,雨停了,太陽出來的時候,影子才會趕來吧?
過了很久很久,他感覺風小了,雨也小了。他似乎又聽見了翅膀扇動的聲音。聲音越來越大。
“是你嗎?螢火蟲?”盲孩子向夜空大聲問著。
“是我。”一只螢火蟲在回答。
“是我們。”有幾只螢火蟲在回答。
“是我們一群螢火蟲來了!”有好多好多螢火蟲在回答。
在夏夜的微風細雨中,無數只螢火蟲組合成一盞美麗明亮的燈,一會兒閃著幽藍的光,一會兒又閃著翠綠的光。
在這美麗明亮的燈光里,影子又回來了。
盲孩子望著他的影子驚喜地叫起來:
“啊!我的影子,是你嗎?我好像看見你了!真的,我看見你了!”
他伸出雙手,拉住了他這位黑色的好朋友,他們久久地擁抱在一起。
他身旁有那盞螢火蟲組合的燈,還有他的影子伴隨著他。
他們走過泥濘的曠野,踏上小路,走向家中。
風停了,雨停了,天晴了。
月亮出來了。今天的月亮特別亮。
又過了一會兒,太陽出來了。今天太陽出來得格外早。
月亮和太陽同時懸掛在天上。
還有那盞螢火蟲燈。
這世間所有的光亮一齊照耀著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他眼睛里的那個黑夜的世界,漸漸地泛起淡淡的光,像銀亮的霧籠罩著周圍的一切。不大工夫,那霧也消退了。
他看見了周圍的一切!
他用驚奇的目光張望著這陌生而美麗的世界。他不但看見了太陽、月亮,還看見了那么多螢火蟲組合的燈。
他還看見了天上出現了彎彎的彩虹。
他還看見了各種顏色的花朵。
還有綠草。還有草葉上明亮的露珠。
他的影子就站在他身邊,和他手拉著手。
他轉過臉,親切地望著他這位朋友,它也微笑著望著他。
他發現,他的影子慢慢褪去了黑色,變成了一個衣著美麗的孩子,也有著一樣紅潤的圓臉,油亮的頭發和大大的黑眼睛。
人們說,他們像一對孿生兄弟。
他倆說,我們都是光明的孩子。
這是一篇禮贊光明、謳歌愛心的詩性童話。由盲童、盲童的影子和螢火蟲等三個童話意象構成了一篇優美、新穎、情趣盎然的故事,在充滿溫暖、關愛的情節敘述中,我們看到主人公們對光明的無限向往和執著追求,以及獲得光明后的幸福和喜悅的心情。
其中最生動最新奇的應數盲童的影子。這是一個奇特的童話形象,它是光明媽媽所生,是光明的象征,只要有光明存在,它就能時時刻刻和盲孩子相伴,給他生活的溫暖和快樂,使他感受到生活的無限美好,從而增強追求光明的信心和力量。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是不可分割的,兩者構成了一個光明的意象,故事也緊緊圍繞著追求光明這一主題展開。
接著出現的是螢火蟲,這是光明的使者。螢火蟲帶來的雖然只是一點微弱的光,卻給盲孩子送來了他從未見過的光明,在他的心里點燃了一盞燈。螢火蟲的出現,使“他的永久的黑夜消失了”。這里,詩人所要表現的是除了光明以外的心靈的關懷,是人類的悲憫情懷。影子和螢火蟲們用它們各自的方式給予盲孩子誠摯而熱烈的愛,使得盲孩子的世界雖然漆黑一片,卻依然沐浴在愛的懷抱里。
同時,作者充分調動童話的浪漫夸張的藝術手法,讓盲孩子在螢火蟲的幫助下,不僅看見了光明,還讓他看見了整個精彩紛呈的世界。在作品的最后,讓太陽、月亮同時懸掛在天上,還有螢火蟲的光,這一切,使“這世間所有的光亮一齊照耀著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在人間愛心的普照下,“他眼睛里的那個黑夜的世界,漸漸地泛起了淡淡的光,像銀亮的霧籠罩著周圍的一切”。盲孩子復明了,“他用驚奇的目光張望著這陌生而美麗的世界”,彩虹、花朵、露珠、天上地下,浪漫主義的想象發揮到了極致。
作者是一名詩人,他的優美抒情的兒童詩曾感染了無數少年兒童讀者。這篇《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雖然沒有分行押韻的形式,但字里行間濃郁的詩情卻無處不在。確切地說,這是一篇用詩句織成的童話。作者輕松自如地將詩的元素信手拈來,融入文本,影子、螢火蟲、夏天的夜晚、寧靜的林園、月光、燈光,這些經常出現在詩句中的形象在童話文本中呈現出新的意境。
文學貴在創新。童話的創新貴在有超乎一般的想象力。《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除了有新穎奇特的構思外,詩意氛圍的營造和抒情語言的陳述也是顯著特色。因此,把它稱為“童話詩”或“詩童話”也許更為確切。
(東達)
上一篇:中國童話《劉興詩·圣誕老人》鑒賞
下一篇:中國童話《豐子愷·有情世界》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