寢
“寢”是會意字。甲骨文外部是房屋之形,內部有一把掃帚,會掃凈臥室而睡覺之意。小篆另加義符“人”。隸變后楷書寫作“寑”。漢字簡化后寫作“寢”。
《說文·部》:“寑,病臥也。從省,
聲。”(寑,因病而臥。由“
”省“夕”會意,
省聲。)
“寢”的本義為就寢、睡覺。如“寢食不安”指吃不下飯,睡不好覺。形容心事重重。由睡覺引申表示息、止。如王褒《四子講德論》:“秦人寢兵。”是說秦國停止了用兵。
由睡臥之義引申指臥著。如《荀子·解蔽》:“見寢石,以為伏虎也。”意思是看見一塊臥著的石頭,以為是只趴著的老虎。
另外,相貌丑陋古亦稱“寢”。如《新唐書·鄭注傳》:“貌寢陋。”這是說相貌難看。
上一篇:《宰》字義,《宰》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宰》
下一篇:《寸》字義,《寸》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