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士英,是孔尚任的傳奇《桃花扇》中的主要的反面角色之一。
馬士英官居鳳陽督撫,是一個炙手可熱的掌有重權的人物。然而在民族危亡的時刻,為了個人的利益,他全力應付對他的權勢構成威脅的忠臣,而把大好河山拱手讓給異族,扮演了被世人唾罵的賣國賊的角色。
馬士英心狠手辣,卻沒有什么才干。所以與老奸巨滑且善于察顏觀色、溜須拍馬的阮大鋮一拍即合。當阮大鋮無中生有、誣陷侯朝宗時,馬士英立即聽信了他的鬼話: “說得有理,何惜一人,致陷滿城之命乎?”“這樣人該殺的,小弟回去,即著人訪拿。”殺錯一個人,對他根本不在話下,草菅人命的昏官形象躍然紙上。
動蕩的社會局勢成了馬士英撈取政治資本的大好時機。崇禎在煤山自縊后,馬士英立即同阮大鋮密議,準備迎立逃亡在江浦的福王為帝,為了能搶到頭功,他匆匆組織了迎駕的人員: “自古道:中原逐鹿,捷足先得。我們不可落他人之后。快整衣冠,收拾箱包,今日務要出城?!北憩F出一種對高官厚爵的貪求急不可耐的丑態。
馬士英的投機獲得了成功,昏庸荒淫的弘光帝登基后將他封為內閣大學士兼兵部尚書。馬士英欣喜若狂: “不料今日做了堂堂首相,好快活也。”一面又拉攏人心,扶植自己的親信。可是他又擔心同僚間勾心斗角,奪了他的寶座:“不要叫高、姜二相奪了俺的大權,且慢回家,竟自入閣辦事便了?!贝藭r南明皇朝剛剛建立,內亂未平,北兵又正在集聚力量,準備南下,身為首輔,手握重兵的馬士英不思國家安危,卻把精力全部放在怎樣保住自己的官位上,更何談去驅逐外虜,收復失土了。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要職使馬士英飛揚跋扈,目中無人: “天子無為,從他閉目拱手;相公養體,盡咱吐氣揚眉。那朱紫半朝,只不過呼朋引黨?!倍畲箐叺葎堇∪说陌侔惴畛校惯@個權奸輕飄飄的,不可一世。雖然他看到揭露嚴嵩父子罪惡的傳奇《鳴鳳記》時,心中也為自己在世人心目中的形象擔憂“呵呀!那戲場粉筆,最是利害,一抹上臉,再洗不掉;雖有孝子慈孫,都不肯認做祖父的。”但是,大權獨攬的現實使他再不去考慮身后的褒貶榮辱。他一面以聲色把無能的弘光帝牢牢地控制在手中,一面排擠打擊正直的官吏,同時大肆捉拿反對他們的復社文人,以此來鞏固自己的地位。
崇禎忌辰,一些忠正的臣僚正在緬懷先帝,馬士英卻滿不在乎,敷衍了事: “今日結了崇禎舊局,明日恭請圣上臨御正殿,我們一朝天子一朝臣了。” “速擺酒席,我們賞花。”然而正在他春風得意、和阮大鋮商議清除異己的時候,傳來了左良玉討伐他們倒行逆施之檄文,一貫頤指氣使的馬士英失去了往日的威風,手足無措: “文中罵得著實不堪,還要發兵前來,取咱的首級。這卻怎么?”“難道長伸脖頸,等他來割不成?”阮大鋮給他獻計,讓他調三鎮兵力去堵截左良玉,萬一北兵渡江,則或逃或降。膨脹的權勢欲和對正義力量的仇視、恐懼,使他作出了罪惡而又可恥的抉擇: “大丈夫烈烈轟轟,寧可叩北兵之馬,不可試南賊之刀。吾主意已決,即發兵符,調取三鎮便了。”此時的馬士英已是窮途末路,他的狠毒兇殘的本性更是發展到喪心病狂的地步了。
北兵的鐵蹄碾碎了江南美麗的土地,馬士英脫下那曾經代表了他顯赫權勢的官袍,混在難民之中逃跑,隨身還帶著他搜刮來的民脂民膏:“那一隊嬌嬈,十車細軟,便是俺的薄薄宦囊,不要叫仇家搶奪了去?!边@時他感到了孤立無援,從昔日權傾朝野的堂堂首輔一下子淪為惶惶出逃的喪家之犬,使他只能興嘆“高官賤賣沒人買了”。然而災民們還是認出了馬士英,不但搶走他的財貨美女,而且把他打倒在地,剝去衣衫。馬士英不顧廉恥的丑行,不僅給廣大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也使自己落到了可恥的下場,這實在是命運對他的無情的嘲弄。
馬士英是個在動蕩的時代環境中出現的社會渣滓,他兇狠殘暴,又缺少智謀才干。大權在握時,他飛揚跋扈、趾高氣揚,毫不掩飾他的滿足和驕橫,而一旦出現什么復雜的情況,他便束手無策,只能求助于工于心計的阮大鋮。雖然許多丑行的實施發號施令的是他,可出謀劃策的卻是阮大鋮。作者對馬士英這個得志小人的無比痛恨和蔑視,借左良玉之口對他大加鞭撻: “替奸臣復私仇的桀紂,媚昏君上排場的花丑,投北朝學叩馬的夷齊,吠唐堯聽使喚的三家狗?!绷R得痛快淋漓,入木三分。
傳奇《桃花扇》中的反面角色主要是阮大鋮和馬士英。馬士英的筆墨雖然不多,但通過描寫這個政治小丑在歷史舞臺上翻云覆雨的活動,把他丑陋的靈魂剖析得非常深刻,使讀者觀眾“局外指點,知三百年之基業,隳于何人?敗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馬士英作為一個藝術塑像,在我國古代戲劇作品里同一類型的人物形象中是較有特色的。
上一篇:《馬二先生》文學人物形象鑒賞|分析|特點
下一篇:《魯智深》文學人物形象鑒賞|分析|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