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張達 張博華
短篇小說。作者西戎。原載《人民文學》1962年第7期。后收入短篇小說集《豐產記》。立柱媽賣給食品公司一頭三百多斤的大肥豬,得了不少錢,這很使全村的婦女們眼饞。村里思想最落后可是嘴巴最厲害的賴大嫂知道了這事以后,除了眼饞以外,還有點后悔自己過去養了兩次豬都沒養成。第一次,她為了得到一百斤豬飼料養了一頭豬,不久就把豬殺了,并扣下了剩余的飼料;第二次,她故意把豬放出去啃莊稼,結果被民兵連長立柱逮住,兩家還為此鬧了矛盾,賴大嫂便借口受人欺負又把豬殺了。這一次她看到大家都準備學習立柱媽的樣子養豬“享利”,未免心動,但又擔心得罪了當飼養組長的立柱媽和當民兵連長的立柱,隊里不會再把小豬分配給自己,于是就讓她那老實巴交的丈夫賴永福到隊里去交涉抓小豬的事。其實,隊干部們已經研究好了,決定再分配一頭小豬給賴大嫂家,并利用這個機會教育她。賴大嫂見到肥墩墩、肉呼呼的一頭小豬娃,抱起來摟在懷里,眉開眼笑了。她對丈夫說:“這口豬我一定要喂它三百斤,和立柱媽爭口氣。到那時,讓全村人都說我好!”作品不回避農民身上的缺點,著力表現了集體主義思想同落后自私心理的沖突,以及落后人物的轉變,這在當時是對短篇小說內容的一種開拓。作品故事性強,語言樸實風趣,富于幽默感和地方色彩,體現了“山藥蛋派”的創作風格。發表后,受到過批判。
上一篇:謝錫文《賠你一只金鳳凰》當代文學作品賞析
下一篇:龐守英《赤橙黃綠青藍紫》當代文學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