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亭初《提升報告》全文|賞析|讀后感
陳亭初
1 李力: 男,現年二十五歲,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二十歲開始發表作品,已發表小說二十余篇。該同志有一定的組織領導能力,擬提升為文藝科科長。
人事處
一九五八年七月
是個好苗子,應加強培養,放到基層鍛煉一個時期再看。
文化局黨組
一九五八年八月
2 李力: 男,現年三十一歲,大學畢業后分到文化局工作,一九五九年春下放到機械廠。到廠后除完成本職工作外,又創作了大量反映現實生活的作品,并培養了一批業余作者,有較強的業務水平和組織能力,擬提升為廠文化科科長。
人事處
一九六四年九月
該同志雖有較強的業務能力,但對政治學習抓的還不緊,知識分子味太濃,應再考驗一段時間。
廠黨委
一九六四年十月
3 李力: 男,現年四十六歲,五十年代畢業于北大。畢業后在機關和工廠從事文化工作。“文革”時被打成反革命。一九七八年冤案被平反,根據本人要求,回到機械廠技校從事語文教學工作。鑒于本人發表過大量文藝作品,有這方面的專長,擬擔任《職工文藝》主編。
人事處
一九七九年二月
該同志業務水平不錯,可惜還不是黨員,作為黨所領導的文藝刊物,主編不是黨員不適宜。
廠黨委
一九七九年三月
4 李力: 男,現年五十三歲,大學文化,一九八二年入黨。三十多年來,不管在什么情況下,都始終對黨充滿信念,并寫過不少有影響的文藝作品,有豐富的實踐工作經驗,有較高的文化藝術修養和組織能力……建議調到文化局任副局長。
文化局黨組
一九八四年四月
該同志的確是個人才,但根據當前對干部年輕化的要求,年齡已過線,不宜進領導班子。
組織部
一九八四年六月
選自《小說界》1986年第2期
【賞析】 這篇小說,一方面概括了一個人長達二十六年的經歷,一方面表現了組織上對他的看法和評價。這兩個方面相互聯系,平行發展。如果采用“正面攻堅”的方式描寫,可以寫成一部長篇小說。但是,《提升報告》不是立足于生活原來的樣子進行藝術創造的,而是從浩瀚的生活海洋中,攝取個別的“鏡頭”,然后將“鏡頭”按照一定的順序連綴起來,讓人思索“鏡頭”以及各“鏡頭”之間所包含的豐富內涵。可以說,“鏡頭連綴” 式是這篇小說在藝術表現上的一大特點。
這種表現方式成功與否,在于“鏡頭”是否連貫且意象豐富。這篇小說以對李力怎樣評價和使用為線索,將四個鏡頭連綴在一起,反映了當今選拔干部制度所存在的弊端。情節單純,一以貫之。作者還采用正反相映的方式,使“鏡頭”的含蘊豐富。
在第一個“鏡頭”中,人事處按照李力的學歷、年齡、專長、能力,擬提升他為文藝科科長。每一個具有正常分析判斷能力的人,都會認為這樣的提升報告是適宜的??墒俏幕贮h組的批示卻抽象肯定,具體否定,反映了對使用知識分子不放心的心理。但是比較而言,這一“批示”還不算太過分,因為它同人事處的報告還沒有大的分歧。第二個“鏡頭” 便有所不同。人事處的報告明明肯定了李力在基層鍛煉的成績,按理他當科長已經夠格。可是廠黨委卻來了個“雖……但……” 的轉折,又重新增加了兩條“罪狀”。這在實際上等于宣判了李力的政治“死刑”。李力哪里還有提升的希望呢? 看來,他的“華蓋運”是“交定”了。果然,在第三個“鏡頭”中,人事處的報告便證明了這一點。李力及其遭遇,不但值得同情,更值得人們尊敬。他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表現,不是有力地證明了他在政治思想上已經具備了一個共產黨員的條件了嗎? 可是廠黨委在1979年的批示中,竟只承認其“業務水平不錯”,而對其政治上的表現,顯然還沒有作出正確的評價。從這里,我們深深感受到“左” 的余毒依然在一些黨的干部頭腦中陰魂不散。在第四個“鏡頭”中,李力雖然沒有進入“副局長”的領導班子,但是上、下兩級組織的評價,畢竟趨于一致,實事求是了,這是值得慶賀的。
一般說來,“小”只有在“闊”的社會及歷史背景前面展開,并作深入開掘,才能見其“大”??墒窃谶@篇小說中,背景是作為“空白”處理的。但是我們透過具體的“時間”和“報告”與“批示”之間的 “反差”,作為從這個年代的“過來人”,是不難以回憶、聯想來“填補”背景“空白”的。因此,這并不是小說的缺點,而是其簡潔之處。當然,更為年輕的讀者,如果又缺乏應有的歷史知識,讀這篇小說恐怕便難以引起“共鳴”了。
上一篇:《接風午宴》全文|賞析|讀后感
下一篇:《收回成命》全文|賞析|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