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的環保精神
孫中山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革命家,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為中國的民主革命付出了自己畢生的精力。
盡管他事務繁忙,但一生都在倡導素食,還盡其全力向全民推廣素食。而在我們今天來說,少吃肉食,多吃素食,就是環保的一種表現。
孫中山一直以素食為主,并向全民宣揚他的素食理念。他認為:“中國素食者必食豆腐,夫豆腐者,實植物中之肉料也。此物有肉料之功,而無肉料之毒,故中國全國皆素食,已習慣為常,而不待學者提倡矣。”
“中國人所常飲者為清茶,所食者為淡飯,而加以菜蔬豆腐,此等食料,為今日衛生家所考得最有益于養生者也;故中國窮鄉僻壞之人,飲食不及酒肉者,常多上壽。”
“夫素食為延年益壽之妙術,已為今日科學家、衛生家、生理學家、醫學家所共認矣,而中國人之素食,尤為適宜。”
“西人之倡素食者,本于科學衛生之知識,以求延年益壽之功夫;然其素食之品,無中國之美備,其調味之方,無中國之精巧。”
中華民國成立,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他非常重視植樹造林。不久,他就設立了農林部,下設山林司,從而主管全國林業行政事務。1914年11月,頒布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
1915年7月,在孫中山先生的倡議下,當時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規定每年清明節為植樹節。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不幸逝世。1928年,為紀念孫中山逝世三周年,當時的國民政府舉行了植樹儀式。
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主席發出了“綠化祖國”的號召。1979年,為了紀念偉大的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在鄧小平的提議下,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通過了把每年的3月12日作為我國植樹節的這個決定。
上一篇:孔子后人的“綠色賬戶”
下一篇:守護上海珍貴的“候鳥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