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汗漫游是什么意思
【典源】《淮南子·道應訓》:“盧敖游乎北海,經乎太陰,入乎玄闕。至于蒙穀之上,見一士焉,深目而玄鬢,淚注而鳶肩,豐上而殺下,軒軒然方迎風而舞。顧見盧敖,慢然下其臂,遁逃乎碑。盧敖就而視之,方倦龜殼而食蛤梨。盧敖與之語曰:‘唯敖為背群離黨,窮觀于六合之外者,非敖而已乎?敖幼而好游,至長不渝,周行四極,唯北陰之未窺,今卒睹夫子于是,子殆可與敖為友乎?’若士者齤 (quan) 然而笑曰:‘嘻! 子中州之民,寧肯而遠至此?……此其下無地而上無天,聽焉無聞,視焉無矚,此其外猶有汰沃之汜,其余一舉而千萬里,吾猶未能之在。今子游始于此,乃語窮觀,豈不亦遠哉? 然子處矣,吾與汗漫期于九垓之外,吾不可以久駐。’若士舉臂而竦身,遂入云中。盧敖仰而視之,弗見?!?/p>
【今譯】《淮南子》講,有盧敖遨游至北海,見到一位像士人的異人,深眼窩黑頭發,肩膀聳起,體形上寬下窄,正在迎風而舞,見到盧敖即停舞回避。盧敖對他說:“我背離人群,在四野八荒遨游,行蹤幾乎遍于四極,只有北方極遠處尚未去,您能與我做朋友同游嗎?”若士者笑了,說:“噢,你是中州的人,怎么居然跑到這么遠的地方來了?這里下無所謂地,上無所謂天,聽不見聲音,看不見事物,可在這之外還有更渺遠之處,此外還有千萬里以外的地方,連我還未曾到過。而你剛游到這里,就說游遍四極了,那不差得太多了嗎?我與汗漫還有約會在九垓之外,不能久留?!闭f著,若士者聳身入云,盧敖抬頭仰望,已不見蹤影。
【釋義】后以此典借指仙人或渺遠虛幻之地; 或用以借指友人。
【典形】 辭盧敖、汗漫、汗漫游、接盧敖、盧敖逢高士、盧敖汗漫、期汗漫、若士、游汗漫、盧敖汗漫游、相從汗漫、同汗漫期、汗漫與君期。
【示例】
〔辭盧敖〕 宋·蘇軾《趙閱道高齋》:“我欲贏糧往問道,未應舉臂辭盧敖。”
〔汗漫〕 唐·韓愈《調張籍》:“騰身跨汗漫,不著織女襄?!?/p>
〔汗漫游〕 唐·孫昌㣧《遇游鶴》:“不然奮飛去,將適汗漫游?!?/p>
〔接盧敖〕 唐·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盧敖游太清?!?/p>
〔盧敖逢高士〕 唐·楊炯《群官尋楊隱居詩序》:“盧敖之逢高士,詎識鳶肩?”
〔盧敖汗漫〕 明·徐謂《完淳篇》:“葛天無懷差可意,盧敖汗漫長相思?!?/p>
〔期汗漫〕 宋·蘇軾《次韻鄭介夫》之二:“海上偶來期汗漫,葦間猶得見延緣?!?/p>
〔若士〕 宋·蘇軾《和陶擬古》之四:“盧生與若士,何足期渺茫?!?/p>
〔游汗漫〕宋·楊萬里《四月十三日度鄱陽湖》: “是身若虛空,御氣游汗漫?!?
上一篇:一鳴驚人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東方朔偷桃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