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鰲客是什么意思
【典源】 五代·何光遠《鑒戒錄》卷七:“會昌四年,李相公 (紳) 節鎮淮南日,所為尊貴,薄于布衣,若非皇族卿相囑致,無有面者,張祐與崔涯同寄府下,前后廉使向聞祐詩名,悉蒙禮重,獨李到鎮,不得見焉。祐遂修刺謁之,詩題釣鰲客,將候便呈之。相國遂令延入,怒其狂誕,欲于言下挫之。及見祐,不候,從客乃問曰:‘秀才既解釣鰲,以何物為竿?’祐對曰:‘用長虹為竿。’又問曰:‘以何物為鉤?’曰‘以初月為鉤。’又問曰:‘以何物為餌?’曰:‘用唐朝李相公為餌。’相公良久思之,曰:‘用予為餌,釣亦不難致。’遂命酒對斟,言笑竟日,憐祐觸物善對,遂命酒之知。”宋·趙令疇《侯鯖錄》卷六:“李白開元中謁宰相,封一板,上題曰:‘海上釣鰲客李白。’相問曰:‘先生臨滄海,釣巨鰲,以何物為鉤線?’白曰:‘以風浪逸其情,乾坤縱其志,以虹霓為絲,明月為鉤。’又曰:‘何物為餌?’曰:‘以天下無義氣丈夫為餌。’時相悚然。”另《封氏聞見記》卷十亦有王嚴光自稱釣鰲客事。
【今譯】 唐代會昌年間,李紳出任淮南節度使,平日尊貴,輕視布衣士人,如果不是皇親貴官介紹的,從來不接見。當時張祐在淮南,以前的節度使都久聞張祐詩名,很禮敬他,只有李紳來任,不與他相見。張祐于是遞名片拜見,詩下題名是釣鰲客。李紳請他進來,對他的狂放很生氣,想以言語壓壓他的狂氣。見到張祐,直接就發問:“秀才既會釣鰲,用什么做釣竿呢?”張祐說:“用長虹為竿。”李又問:“用什么做釣鉤?”張答:“用新月為鉤。”李又問:“用什么做釣餌?”張答:“用唐朝李相公您做釣餌。”李紳想了一會,說:“用我為釣餌,倒也不難釣到。”于是擺酒兩人對酌,談笑整日,成為詩酒之交。參見〖龍伯釣鰲〗
【釋義】 后以此典指人有才能抱負,欲求取功名。
【典形】 釣鰲詞客、釣鰲客、釣鰲攀桂手、虹背萬仞竿、虹竿秋月鉤、濁釣鰲、釣鰲鉤。
【示例】
〔釣鰲詞客〕 宋·劉克莊《滿江紅·送鄭伯昌》:“煩問訊,冥鴻高士,釣鰲詞客。”
〔釣鰲客〕 宋·張元干《水調歌頭·追和》:“舉手釣鰲客,削跡種瓜侯。”
〔釣鰲攀桂手〕 元·馬致遠 《女冠子》:“著領布袍雖故舊,仍存兩枚寬袖,且遮藏釣攀桂手。”
〔虹背萬仞竿〕 清·程先貞《漫興次水西韻》:“龜毛枉織千層 ,虹背虛緣萬仞竿。”
〔虹竿秋月鉤〕 宋·陸游《三江舟中大醉作》:“虹竿秋月釣,巨鰲倘可求。”
上一篇:金谷墮樓人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錢镠射潮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