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掛書是什么意思
【典源】 《新唐書·李密傳》:“ (李密) 聞包愷在緱山,往從之。以蒲韉乘牛,掛《漢書》一帙角上,行且讀。越國公楊素適見于道,按轡躡其后,曰:‘何書生勤如此?’密識素,下拜。問所讀,曰:‘《項(xiàng)羽傳》。’因與語,奇之。”
【今譯】 隋代李密年少時發(fā)奮讀書,他聽說包愷在緱山,就前往從學(xué)。在路上,李密以草墊為鞍,騎一頭牛,把一部《漢書》掛在牛角上,邊走邊讀。正巧越國公楊素從后面趕上來,見狀勒馬,緊隨牛后,問:“是哪個書生這樣勤奮苦讀?”李密認(rèn)得是楊素,從牛背跳下行禮。楊素問讀的什么書,李答是《項(xiàng)羽傳》。楊素與李密交談,深感李密不同尋常。
【釋義】后以此典形容刻苦攻讀。
【典形】 掛漢書、掛牛角、漢書掛牛角、角掛經(jīng)、角上漢書、牛角掛書、騎牛讀漢書、書掛角、書掛牛角、束書牛角、繭栗掛漢書、掛漢編、掛帙牛角、牛背讀書。
【示例】
〔掛漢書〕 清·唐孫華《題李元埜騎牛圖》:“蒲山公子非雄桀,枉自區(qū)區(qū)掛漢書。”
〔掛牛角〕 宋蘇軾《張恕寺丞益齋》:“晨耕掛牛角,夜?fàn)T借鄰牖。”
〔漢書掛牛角〕清·顧炎武《薊門送李子德歸關(guān)中》:“常把漢書掛牛角,獨(dú)出郊原更誰與?”
〔角上漢書〕 宋·張炎《清平樂·題倦耕圖》:“一犁初卸,息影斜陽下。角上漢書何不掛。老子近來慵跨。”
〔牛角掛書〕宋·陸游《對酒》:“牛角掛書何足問,虎頭食肉亦非豪。”
〔騎牛讀漢書〕 宋·陸游《舟中遣懷》:“但思下惟授老子,那復(fù)騎牛讀漢書。”
〔書掛角〕 清·錢謙益《再題奚川八景畫卷》:“犢背或看書掛角,庭前時見麥流水。”
〔書掛牛角〕 清·葉肇梓《牧牛詞》:“太平牧牛有余樂,不用將書掛牛角。”
〔束書牛角〕 明·陳子龍《寄上京山鄭師》:“但愿時清兵革稀,束書牛角還農(nóng)圃。”
上一篇:牛衣對泣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狐假虎威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