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賢是什么意思
〖典源〗《晉書·嵇康傳》:嵇康居山陽,“所與神交者惟陳留阮籍、河內山濤,豫其流者河內向秀、沛國劉伶、籍兄子咸、瑯邪王戎,遂為竹林之游,世所謂‘竹林七賢’也”。◇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說他們“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暢,故世謂竹林七賢。”
〖釋義〗嵇康等七人相與友善,常一起游于竹林之下,肆意歡宴。后遂用“竹林宴、竹林游、竹林興、竹林笑傲”等指放任不羈的飲宴游樂,或借指莫逆的友情;以“七賢”比喻不同流俗的文人。
【竹林宴】李白《流夜郎至江夏》詩:“恭陪竹林宴,留醉與陶公。”又《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之一:“今日竹林宴,我家賢侍郎。”
【竹林游】蕭鈞《晚景游泛懷友》詩:“一辭金谷苑,空想竹林游。”儲光羲《仲夏餞魏四河北覲叔》詩:“東籬摘芳菊,想見竹林游。”
【竹林興】綦毋潛《送鄭務拜伯父》詩:“奉料竹林興,寬懷此別晨。”
【竹林笑傲】沈約之《復挽于湖居士》詩:“竹林笑傲今陳跡,撫櫬江皋涕泫然。”
【七賢】盧綸《秋夜同暢當宿潭上西亭》詩:“圓月出山頭,七賢林下游,梢梢寒葉墜,滟滟月波流。”李商隱《垂柳》詩:“七賢寧占竹,三品且饒松。”
上一篇:窮愁著書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筵前舞蔗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