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鮑魚是什么意思
【典源】《史記·秦始皇本紀》:“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臺。丞相 (李)斯為上崩在外,恐諸公子及天下有變,乃秘之,不發喪。棺載辒涼車中。故幸宦者參乘,所至上食。百官奏事如故,宦者輒從辒涼車中可其奏事,……會暑,上辒車臭,乃詔從官令車載一石鮑魚,以亂其臭。”
【今譯】 秦始皇三十七年七月,始皇病死于沙丘平臺。丞相李斯認為始皇死在外地,恐怕諸公子及天下各地乘機生變,將死訊隱瞞住。不發喪。尸棺仍放在始皇乘的辒涼車中,由寵幸的宦官陪乘,照常送飲食。百官也照舊向車奏事,由宦官在車中批奏。當時正逢暑天,尸體發臭,于是讓從官在車上放一石鮑魚,來掩蓋尸體的臭味。
【釋義】 后以此典指秦始皇死,秦滅亡。
【典形】 鮑魚腥、鮑魚載沙丘、鮑魚轍、辒涼骨臭、西歸有鮑魚、鮑魚之臭、沙丘狼狽、辒辌東來。
【示例】
〔鮑魚腥〕 清·張映斗《咸陽》:“沙丘一夕鮑魚腥,東海神仙竟杳渺。”
〔鮑魚載沙丘〕 宋·陸游《寓懷》:“鮑魚載沙丘,鹿馬獻阿房。”
〔鮑魚轍〕 唐·常楚老《祖龍行》:“祖龍一夜死沙丘,胡亥空隨鮑魚轍。”
〔辒涼骨臭〕 清·徐夔《觀秦丞相李斯鄒峰山碑》:“辒涼骨臭已千載,何況金石埋煙霏。”
〔西歸有鮑魚〕 清·吳殳《秦》:“鞭橋東去無靈藥,驂乘西歸有鮑魚。”
上一篇:沈約腰瘦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河梁之別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