墮甑不顧是什么意思
〖典源〗《后漢書·郭太傳》:孟敏字叔達,“客居太原。荷甑(zèng,古代炊具)墯(同“墮”)地,不顧而去。林宗(郭太)見而問其意。對曰:‘甑以破矣,視之何益?’林宗以此異之,因勸令游學。十年知名,三公俱辟,并不屈云”。
〖釋義〗孟敏在所擔的瓦器落地破碎后,頭也不回。后遂用“墮甑、墜甑、破甑、甑破”等謂錯謬已鑄,后悔無益;或事已過去,不值得置意,亦用以贊人灑脫大度。
【墮甑】黃庭堅《和李才甫先輩快閣五首》之三:“萬事轉頭同墮甑,一身隨世作虛舟。”
【墜甑】蘇軾《聞子由為郡僚所捃恐當去官》詩:“我已無可言,墜甑難追悔。”譚嗣同《仁學·界說》:“世人妄逐既逝之榮華得喪,執之以為哀樂,過駒不留而墜甑猶顧,前者未忘而后者沓至,終至接應不暇而卒于無一能應,不亦悲乎!”
【破甑】辛棄疾《玉蝴蝶·叔高書來戒酒用韻》詞:“依家:生涯蠟屐,功名破甑,交友摶沙。”黃遵憲《九姓漁船曲》詩:“莫將破甑屢回頭,且唱同舟定情曲。”
【甑破】李商隱《大鹵平后移家到永樂縣居書懷十韻寄劉韋二前輩二公嘗于此縣寄居》:“甑破寧回顧,舟沉豈暇看。”
上一篇: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墓前自誓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