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穿木榻是什么意思
【典源】 晉·皇甫謐《高士傳》: 管寧“常坐一木榻上,積五十年,未嘗箕股,其榻上當膝皆穿。”一本作“積五十五年,未嘗箕踞。”《三國志·魏書·管寧傳》注亦引,文大略同。
【今譯】漢末隱士管寧常坐在一木榻上 (古人坐法,雙膝跪平,臀部放在腳后跟上),有五十余年,從未伸開兩腿隨便坐過。由于時間太久,木榻上正當膝處都磨穿了。
【釋義】后以此典形容心意恬靜,淡然隱居。
【典形】管寧床、管寧藜床、藜床穿、木榻跪穿、穴藜床、幼安床、坐穿木榻、木榻膝俱穿、藜床坐欲穿。
【示例】
〔管寧床〕 清·葉燮 《疊韻答學山侄》:“漂泊未歸元亮宅,支離合老管寧床。”
〔管寧藜床〕 北周 · 庾信 《小園賦》:“況乎管寧藜床,雖穿而可坐; 嵇康鍛灶,既暖而堪眠。”
〔藜床穿〕 唐· 王維 《與魏居士書》:“柴門閉于積雪,藜床穿而未起。”
〔木榻跪穿〕清·吳啟元《廣寧望醫巫閭山雪》:“木榻跪穿心久定,黃金鋤去眼誰看。”
〔穴藜床〕 宋·蘇軾《游靈隱高峰塔》:“問年笑不答,但指穴藜床。”
〔幼安床〕清·程先貞 《和陶移居為陳幼仲作》:“坐我幼安床,割與華歆席。”
〔坐穿木榻〕 清 · 歸莊 《贈徐昭法》:“鬻盡良田三斗酒,坐穿木榻五車書。”
上一篇:四面楚歌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坡公春夢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