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餅北海是什么意思
【典源】 《藝文類聚》 卷七十二引《三輔決錄》 曰:“趙岐避難至北海,于市中販胡餅,孫嵩乘犢車入市,見岐,疑非常人。……乃開車后,載還家。”《后漢書·趙岐傳》:“岐遂逃難四方,江淮海岱,靡所不歷,自匿姓名,賣餅北海市中。時安丘孫嵩年二十余,游市見岐,察非常人,停車呼與共載。……嵩先入白母曰:‘出行,乃得死友。’迎入上堂,饗之極歡。藏岐復壁中數年。”
【今譯】 后漢桓帝時,趙岐因得罪宦黨,避禍逃走,飄流四方,后來在北海市上賣餅為生。當時安丘人孫嵩 (字賓石) 遇見趙岐,看出他不是平常百姓,于是請他上車,兩人交談,孫嵩即將趙岐帶回家,對母親說:“我出門,遇見了生死相交的朋友。”即歡宴趙岐,將趙岐藏在夾壁墻中有好幾年。
【釋義】 后以此典形容流落亡命; 或形容故友交誼。
【典形】 北海賣餅師、賣餅、容復壁、憶孫賓、趙岐忙。
【示例】
〔北海賣餅師〕 清·吳偉業 《又詠古》之四:“宜城酒家保,北海賣餅師。”
〔賣餅〕 明·陳子龍《歲晏仿子美同谷七歌》之二:“短衣皂帽依荒草,賣餅吹簫雜傭保。”
〔容復壁〕 清·黃遵憲《放歸》:“此地可能容復壁?無人肯就問箯輿。”
〔憶孫賓〕 唐·陳子昂《酬李參軍崇嗣》:“青云儻可致,北海憶孫賓。”
〔趙岐忙〕 唐·羅隱《經故友所居》:“清論不知莊叟達,死交空嘆趙岐忙。”
上一篇:華亭鶴唳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臥榻鼾睡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