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不入廄是什么意思
【典源】《后漢書·張奐列傳》:“蕪豪帥感奐恩德,上馬二十匹,先零酋長又遣金鐻八枚。奐并受之,而召主簿于諸羌前,以酒酹地曰:‘使馬如羊,不以入廄; 使金如粟,不以入懷。’悉以金馬還之?!?/p>
【今譯】 后漢張奐任安定屬國都尉,與諸羌人部共擊匈奴,羌人頭領感激張奐的恩德,贈給他二十匹馬,八枚金器。張奐都接受下來,然后召來主簿,當著諸羌頭領的面,以酒酹地發誓說:“即使馬象羊那么小,也不入我的馬廄,即使金象粟那么少,也不入我的懷?!睂⒔?、馬全數歸還。
【釋義】 后以此典形容官吏清廉從政。
【典形】 馬不入廄、馬愿如羊、使馬如羊、有金如粟、羌人之馬。
【示例】
〔馬不入廄〕 北周·庾信《周太子太保步陸逞神道碑》:“軍國紛總,部領填階,馬不入廄,金不入懷。”
〔馬愿如羊〕 北周·庾信《周大將軍司馬裔神道碑》:“清不置水,明非舉獨,馬愿如羊,金須似粟?!?/p>
〔使馬如羊〕 宋·魏了翁《潼川路安撫到任謝表》:“銷帶牛佩犢之風,導之務本; 堅使馬如羊之誓,廉以安邊。”
〔有金如粟〕 北周·庾信《周大將軍崔說神道碑》:“有馬如羊,不以入廄;有金如粟,不以入懷?!?
上一篇:飛蛾撲火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馬埒編金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