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弩前驅是什么意思
【典源】 《史記· 司馬相如列傳》:“ (武帝) 乃拜相如為中郎將,建節往使。……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縣令負弩矢先驅,蜀人以為寵。”
【今譯】 漢武帝拜司馬相如為中郎將,派他出使西南的邛、筰地方。途經蜀郡時,太守以下的各級官吏都到郊外隆重迎接,縣令還背負著弓箭前導。蜀人皆以為榮耀。
【釋義】 后以此典形容官長蒞臨,迎接隆重; 也形容得任官職,心愿實現。
【典形】 邦君負弩、負弩、負弩前驅、負矢還、前驅、前驅負弩、大弩吏先迎、馬卿歸故里、縣官負弩迎、先驅負弩、小人負弩。
【示例】
〔邦君負弩〕北周·庾信《周大將軍柳遐墓志》:“犀節去關,袞衣馳傳,迎郊則文學前驅, 賓衛則邦君負弩。”
〔負弩〕 宋·王安石《送龐參判》:“一相開藩常負弩, 三年通籍更從軍。”
〔負弩前驅〕 唐·王維《魏郡太守上黨苗公德政碑》:“故使巴蜀太守,負弩前驅; 會稽守丞,引章下拜。”
〔負矢還〕 唐·李商隱《靈仙閣晚眺寄韋評事》:“想就安車召,寧期負矢還。”
〔前驅〕 南朝梁·劉孝威《結客少年場行》:“邦君行負弩,縣令且前驅。”
〔前驅負弩〕 唐·王初 《送葉秀才》:“漢廷狗監深知己,有日前驅負弩歸。”
上一篇:謝公登山屐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貧女分光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