瓠巴鼓瑟是什么意思
【典源】《荀子·勸學》:“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魚出聽。”《淮南子·說山訓》:“瓠巴鼓瑟而淫魚出聽。”注:“瓠巴,楚人也。善鼓瑟。淫魚喜音,出頭于水而聽之。”
【今譯】 楚人瓠巴擅長鼓瑟,他鼓瑟時樂聲美妙,游魚都浮出水面欣賞。
【釋義】 后以此典形容音樂奇妙; 或用以詠魚。
【典形】 巴琴、赤鱗狂舞、瓠巴瑟、神魚出聽、淫魚乘波聽、游魚聽、淵魚聽曲。
【示例】
〔巴琴〕 清·黃景仁《題潘寄湖照》:“憐渠萬頃無垠碧,不鼓巴琴起大魚。”
〔赤鱗狂舞〕 唐·李商隱《碧城》:“紫風放嬌銜楚珮,赤鱗狂舞撥湘弦。”
〔瓠巴瑟〕 清·黃鷟來《冬日陳桐皋招同諸公泛舟》:“不然或鼓瓠巴瑟,頃刻出聽群游胥。”
〔神魚出聽〕 元·薩都拉《琴樂歌》:“神魚出聽掉尾舞,曲中鴻雁起江滸。”
〔淫魚乘波聽〕 魏·曹丕《善哉行》:“淫魚乘波聽,踴躍自浮沉。”
〔游魚聽〕 南梁陳·江總《詠琴》:“戲鶴聞應舞,游魚聽不沉。”
〔淵魚聽曲〕 北周·庾信《賀新樂表》:“昔淵魚聽曲,尚得聳鱗; 櫪馬聞弦,猶能仰秣。”
上一篇:瓜田李下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甕間吏部是什么意思